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研究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研究

作 者:郭首武 (山西省平遥县平遥中学 0311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它体现了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如何深入认识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如何实施探究式学习,是值得很多中学物理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涵义、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分析了探究式教学对中学物理老师的要求,最后提出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学物理

1引言
从科学教育的国际改革趋势来看,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科学教育的培养。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更是重视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美国十分倡导“主题探究”学习活动,其在代表性的文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教学必须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重心集中到探究上面,坚持进行探究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前从国内的中学物理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存在以考试分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升学的压力等因素,很多学校没有开展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拘泥于教学大纲的要求,缺乏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创新。这种现状不利于学校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涵义
关于探究式教学,也有学者称之为“启发式教学”、“挖掘式教学”等,其涵义大同小异。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式教学的定义是: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科学课堂所进行的探究,即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
我们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进行科学教学要重视教学探究,也就是在基础科学教学中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基础科学教学的探究性作为探究的教学和探究的科学的必然产物,其基础科学教学过程也应当视为一种探究的过程。而中学物理教学当中物理实验的特殊性很强,比较有代表性,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在不告知学生问题的结论或者答案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分析推理、实验探究,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
3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探究“新”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领航者,这种转变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探究教学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学生将该方法扩展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中,满足其终身学习的需要。
4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
4.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学与听课有以下两点不同:首先,人类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一个学生在自学某一个新的物理内容时,少不了理解、思考、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等工作,这里面充满了分析、综合、比较等过程。因此相对听课而言,自学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大的锻炼。学生在自学的时候,他的目的一定是十分明确的,而且通常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此学生在自学时,可保证在绝大多时间内都处于有意注意的状态,这一点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对于教师来说,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时候,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能力水平、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与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点拨、诱导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2设计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融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中作为基础教育,要学的科目很多,而学习时间有限,且能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升学率怎样仍是考核学校、教师的重要标准。因此,每门课程每个知识点都去探究是不太现实的。考虑到探究式教学存在教学效率偏低的情况,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目标,必须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又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在探究式课题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兴趣为先导,每个课题的引入,都要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兴趣,吸引学生的精力投入到课题探究上来;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问题感,在学习活动中有一个贯穿始终,吸引、牵制着学生注意的问题;以探究为载体:尽可能把课本上每一节抽象枯燥的知识提炼成一个个探究课题,调动学生去探索、调查、讨论、思考、查阅、体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探究式教学的效果。
4.3设计探究式实验教学
(1)创设场境。物理课堂上的场景包括图像、事物、实验、自然环境等。在物理教学中,创设场境,即创设表现物理课程所反映的与物理原理、概念相对应的现象等,有助于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进而引发学生联想,激发探究问题本源的动机学习兴趣。
(2)猜想假设。所谓假设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解释。假设的形成过程的逻辑形成主要是通过归纳推理或类比进行的,其验证过程通常是以实践证明为主,逻辑证明为辅。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假设的方法研究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贴近科学的实际过程,进而刺激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观察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来自实验活动的外部刺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挑选一些设计合理并且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课题,引导学生弄清实验的原理、目的、实验条件和实验对象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特别是注意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注重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
本文对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中学物理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土伐守志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2]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23(5):53.
[3]曾志旺.探究性教学中的假说及其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06).
[4]张彩珍.研究性学习思想与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机结合[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5]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