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激励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策略

激励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的策略

作 者:唐乃伦 (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刘家小庄小学 )

长期以来,教师认为数学难教,学生认为数学难学,因而在学习中形成了很大障碍。其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关键,剖析问题的实质,掌握题型结构、特点,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尤其是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积极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完全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教具引路,辅助课堂
在低年级,直观教学占主导地位,虽说电化教学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发展,但并不是每节课能用得上电化手段,而仍要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那么,自制教具便不失为一种最佳方式,学生也可以模仿制作,做到人守一套,更利于教学的进行。如在教学“数的认识”和“除法的意义”时,小棒是最顺手的工具,通过摆、分、比,使原先抽象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在讲解“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一条红、黄、绿相间的普通纸带,便使混在一处的几个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在讲“图形的认识”时,一些纸壳做成的三角形、四边形以及钟表模型和活动角等,更给学生们提供了动手操作和想象理解的机会,况且,在劳动中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对于小学生来讲,不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么?
二、课本为主,说写结合
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课本、读懂课本上。传统上认为,只有语文类可读,实际上,数学科也有着很大的可读性,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方面。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我提倡学生反复阅读,以达到理解题意的目的。在做题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个“说题训练”,那就是让学生说已知信息,说要求问题,说分析过程。可以学生领说,也可以同位互说。通过训练,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理解。
三、 奖惩制约,表扬为主
针对低年级学生随意性强、自制力力差的弱点,我也制定了一套奖励机制,以调控课堂教学。
一年级时,我多采用剪贴图形和画彩旗两种方式,其中剪贴的图形有葫芦、苹果等,且美曰“宝葫芦”和“智慧果”,并规定够十个还可以换一个更好的。至于画彩旗,则设上红、黄、蓝三种标记,并规定,一面黄旗将扣掉半面红旗,一面蓝旗则会扣掉整面红旗,最后以红旗面数多少来评定学生该段时间的学习成绩。这样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有的还把自己的得奖情况主动向家长汇报,而家长来开会时,也能从前面的彩图上查到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几个看似普通的标志,却使教师跟家长做了一次无声的汇报和交流,其意义于学生,于家长,于教师都是比较深远的。
进入二年级后,我又带领同学们搞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活动,根据学生的表现,在数学课本的书皮内侧空白处,用红花印章按时印发得奖标志,并借此开设了“花仙子奖”和“小王子奖”,即该生凑足一定的标志就可被评为花仙子或小王子,这对喜爱童话故事的小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和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