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多样化识字方法提高效率的探究

多样化识字方法提高效率的探究

作 者:管超群 (江西省广丰县横山中心小学 334600)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识字教学学的主要任务。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500字,其中一、二年级要求认识2000字左右。任务是繁重的,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手段,激发不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那是很难完成这样的目标的。老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孩子们感兴趣,轻松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的探索,提高孩子的兴趣,拓宽识字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让孩子轻松,愉快的识字。
一、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源自哪里?兴趣来自信心,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容易的掌握汉字,得化被动为主动,带着浓厚的兴趣学。我在教学过程中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心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兴趣。比如,在教动词“推”,让孩子们站起来做相应的动作,轻轻的“推”同桌,同时嘴巴念“推”,可以加深印象。课堂就不会太拘束,孩子们可以适当的动一动。我还设计做游戏环节,如帮小狗找家,写几个与推字形相似的字,“锥,谁”等字让孩子站在教室的不同角落,找汉字“推”,小狗就可以找到家,找到的就奖励一朵小红花,孩子热情高涨,加深对“推”得印象。名词可以找相应的物的图片,字物相对。形容词可以找相应的物状,如“弯”,弯弯的河,弯弯的月,弯弯的桥等等告诉孩子们“弯”。总之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他们是直观的,记忆力超强的。顺势利导进行汉字的教学,孩子们会学得更有趣,更轻松,更自信。
二、拓宽识字的途径
(一)归类识字
老师可以有意识的把汉字进行归纳,名词,动词,形容词放一起学,因为这个识字方法相似。也可以根据造字规律识字,如象形、指示、会意等利用字形本身的纹理进行教学也是很好的方法。总之可以给汉字归类,采用相似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学得多了,自然也会潜移默化的采用这样的方法认字。
(二)巧编顺口溜,攻破难关。
在汉字中有一些形近字,字形非常相似,像孪生姐妹一样,使人难以辨认。学生一不小心就混淆了或是容易张冠李戴,我会编几句充满童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加以区分。如“鸡、鸭、鹅”—“尖嘴鸡,扁嘴鸭,我我我叫是大鹅”;我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孩子区分了很多的字,现在孩子们也会自己创造一些这样的顺口溜,比如“座位不动有广包,请坐会动很自由”、“给人画像有个人,大象好凶没人管”等等。现在孩子把在学习遇到的这种难题看成了是一种编顺口溜的机会,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筹莫展了。从而使孩子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自然学习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三)联想识字
根据自己对识字教学的实践、探究,采取联想识字教学,不仅可以识字,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根据汉字联想一幅图画。例:识“山”字时,把它想象成三座紧密相连的山峰。识“旦”字,联想太阳在地平线升起时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个动作。例:识“灭”字时,做一个用木板往上一压火就熄灭的动作。识“看”字,可以把手放在眼睛上边作认真看的姿势,这就可以看得远些,看得清楚些。等十来种方法学习汉字。
让识字教学变的多样化,情趣性,孩子们感受到祖先造字的聪明和智慧,体会出祖国文字的神奇和有趣,又能激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探究识字的积极性就高,印象不但深刻,而且对字形义也容易记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