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教学学科,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就显的尤其必要。小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有效的掌握数学这门学科,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培养;灵活运用
一、数学定义、特点
对于数学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描述,将数学的定义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量刻画和定性把握、逐渐抽象概括,形成一定的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一)高度抽象性和应用广泛性的结合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既包括数学概念方面的抽象性,又包括数学方法的抽象性。数学在对事物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只注重对最一般的数与形的规律进行考虑,而对事物的其他具体属性则不予考虑,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一个抽象的认识,也就是所谓的概念。
数学的抽象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从数学研究的对象来看,是抽象的。其次,在数学中,只保留了量的关系和空间的形式,因此是抽象的。再次,数学的抽象是逐级提升的,抽象程度远高于其他学科。最后,在数学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思维方法。即用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表示被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数学理论就变成了抽象的形式演算。
由于数学存在高度的抽象性,直接导致了应用的广泛性,因为概念和方法越是具体,其应用的范围就会狭窄,而概念和方法越是抽象,其使用的范围才会越广泛。
(二)数学体系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精确性
从根本上来说,数学的知识体系是按照公理化的思想,从极少数“没有被定义的”抽象概念出发,严格遵从逻辑演绎的规则,逐步推演出后续概念,从而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充的,因此,数学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严谨性。
数学体系的精确性主要是就演绎的结论和计算的结果来说的。首先,数学通过演绎的结论是正确的;其次,数学的计算结果是精确的。
(三)数学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继承性
总体上来看,数学是一门继承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中重大理论的产生总是以原有理论为基础的,同时数学中重大理论的产生不仅仅推翻了原有的理论,更是对原由理论的一种包容和延续。
二、运用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几乎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其实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中。小到无论是从早晨起床看时间,还是买菜时的讨价还价;无论出门开车还是打车。大到无论重要会议的召开,还是重要比赛项目的举行;无论列车时间表的制订,还是航天飞机的发射,都离不开对数学的运用。而从行业来看更是如此,不管是金融、税务、建筑、IT行业,还是设计、文化、广播行业,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可以使所要处理的问题、事情达到“最优化”。我们的日常活动,由于受到诸多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在不运用数学的情况下,很难达到“最优化”,比如:对时间的把握很难达到“最省”、对距离的把握很难达到“最短”、对物品的选择就很难达到“最合适”,对资金的使用很难达到效益的“最佳”等。而运用数学,就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数学的运用,就能够以有限的时间资源实现任务的最大化,就能够实现行程、距离的“最短”、实现物品选择与实际使用的“最合适”,就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来获取最佳产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够灵活的应用数学,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将变的寸步难行。
三、运用实例展开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通过运用实例来提高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下面就以几个实际例子来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探讨。
(一)利用生活物品提高小学生对图形概念的认识
在教小学生对图形认识的过程中,如果不与日常生活物品相结合,小学生不但容易对图形概念产生模糊的感觉,而且对图形的特征也不能进行牢固的记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实际的生活物品为例,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可以问小学生:“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各抒己见后,可以适时地问:“你认为这些物体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这样,无形中就会通过小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物品将图形的特性展示出来,小学生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对圆形及其特征就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利用实际测量提高小学生对长度概念的认识
以数学中的三角形来说,如果仅仅枯燥的讲三角形形的一些特点,比如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小学生很不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用的三角形,通过让小学生实际动手测量、记录的方法,让他们亲身感受什么是长、什么是短。
(三)利用生活商品提高小学生对数量概念的认识
数量的辨别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和核心,比如在“平均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回家后到超市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几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四)利用实际观察提高小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对于数学中的面积概念,很多小学生不是很清楚,只是模糊的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小学生并不知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领略1公顷的大小。通过利用实际观察,可以让小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更清楚,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
四、结语
培养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实际上是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融入。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小学生留有一些设想和思考的余地,使他们能够更紧密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更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桂春.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1(17)
[2]严汝年.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攻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3(04)
[3]祝志玲.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学理论,2013(36)
[4]许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