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的人格力量不仅表现在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大课题和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材的德育作用,用教材中的人文精髓来陶冶情操,塑造高尚人格。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门科学。语文课毕竟不是一门专门的人格教育课,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一味地进行人格灌输。语文教学渗透人格教育,实际上就是一方面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完成教育人、引导人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渗透上下功夫,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一、挖掘教材中人格教育的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从体例结构、内容编排到细节取舍.无不体现了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启发性等特点,注重以人为本,折射入文关怀.弘扬高尚美德,引导学生成长,较好地符合当代学生思想、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识水平。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动宝贵的教育资源.领悟教材编写的精神实质.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充满高尚情感的人格素材,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找到人格修养的方向,并在这种感情氛围中受到人格陶冶。
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格特质
课新标下的语文阅读教材,加大了人文因素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亲情、友情等方面。通过阅读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情与美的感染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培养起属于自己的人格特质。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写作感悟、听讲体察,说话表述等多种形式来捕捉人文信息和深层的含义,并联系自身实际感知种种人生哲理。让学生们在与作者感情的交流中,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独特感受,并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情感移情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从而联想到自己的情感和人生,通过与文中作者的情感“对话”,反思自己的生活,达到自我提升的效果。
三、在教师人格力量影响下使得学生人格得到提升
我们的语文教师需有高尚的道德品德,渊博的知识,进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中学生在人生阶段中的可塑性高,对社会的接触不多,历练不多,思想较单纯,在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交叉点。路有很多,但稍有失足,后果严重,所以老师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因而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显得尤其重要。有言“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
教师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平等地对待学生,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一点点地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人格的培养,不仅需要语文教材的熏陶,还需要老师的辛勤耕耘和感染,才能让祖国的花朵更加美丽。
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1、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体验、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在融洽、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学习。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对学生的错误、失败采取宽容的态度。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语文课文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格美育资源,语文教师可通过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
3、尊重差异,塑造个性。马斯洛在《面向人类的心理》中指出:个体控制许多自己的行为,应该允许孩子对自身的发展作出更多的选择。作为人文性学科的语文,其主体内容是一篇篇体现个性思想、展示个性语言的课文,当然更应该教出个性,学出个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禀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怀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一位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独具情味的教语,那他的教学只能照本宣读、兴味索然,他的学生必然丧失活力,毫无个性。教学个性有益于教师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创造精神的培育。没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个体是难言创造精神的,个性越鲜明,创造的成就也就会越辉煌。
总之,培育青少年一代健全人格,发挥中学语文教材的人格教育功能就有着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人格教育的任务不只是语文的专利,其他学科教育中也存在着人格教育的功能。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中学语文人格教育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
[2] 闪明琴.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格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6):96-97
[3] 王天培,张勇.浅谈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3).
[4] 徐莹.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02)
[5] 余惠珍.在审美教育中走向完整——谈谈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