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要阶段。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本人从事小学农村英语教育近十年的经验发现,影响农村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有如下:
一、学生缺乏基本的语言环境和物质基础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极强的学科,只有在不停地使用实践才能掌握。而农村小学大多是地处边远的山区,英语专业教师相对缺乏,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学条件也比较落后,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甚少,除了在课堂上会使用英语,一走出校园,就没有语言实践的机会。另外,农村小学,许多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未给学生订购英语课外阅读材料,导致了学生英语课外的阅读几乎成了零。这就限制了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条件和获得进步的空间,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不到强化和训练,更谈不上良好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情感因素
情感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行为和学习效果。农村小学留守学生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大,这些孩子生常年远离父母,缺乏家长的关爱与指导,自然会产生某些不良的情感,进而影响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
针对上述问题,在农村基层从教多年的我有如下几点反思及实践对策:
1.充分利用书本教材训练阅读技能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课时相对少,而课外阅读时间又几乎不可能,教师就应该好好利用英语教材里每个单元中Read and act这一部分,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图文并茂、难易适中,是我们不需要费力寻找的有效教材。教师利用Read and act中的故事进行阅读教学,不但可以巩固教材所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对于Read and act的处理,我觉得可以教师先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带,然后提出更多细节性的问题,学生在文中找答案。待学生对故事大概、细节都比较清楚后,再进行欣赏性阅读、角色表演等。这样从三年级就开始训练,无疑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掘生活中的阅读素材
所谓教育即生活。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教学,让他们经常有所收获。教师的任务是引发孩子天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阅读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如教师手上拿着一款手机,让学生看一看上面的英文商标“Lenovo”,让其猜一猜,是什么牌子;学生新买了一本练习本后,看到上面的英语单词会好好阅读,并急切地猜测其中的意思,久而久之,学生就把阅读当作了一种内在需要。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练习本上的“exercise book”是“练习本”,卡片上的“Merry Christmas”是“圣诞快乐”,一些服饰上的商标写着“Made in China”是“中国制造”,“Sony”是日本的一个电器品牌“索尼”,等等。可见,生活中处处都有英语,只要学生做有心人,肯阅读、肯动脑,在这样潜移默化中英语阅读必将成为一种习惯。
3.让师爱成为学生乐学的催化剂,为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基石
在偏远农村小学,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学生很少与自己的父母见面,这样交流也成了一件难事,学生因缺少关爱,心理难免有情绪。这时教师不单单只是教师这一角色,还要扮演学生家长的角色,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与学生交心、谈心,经常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通过此类活动,融洽师生感情,进行学习目的的渗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打基础。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智力水平密切相关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代表其综合英语水平。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有一个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因此教师在学生开始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就应注重对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