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作 者:吴 华 (山东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266107)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高中阶段的深入推进,类似历史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也面对着实现学科蜕变的关键时期,本文依据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思想指导,科学指出改变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策略,引导高中历史学科走向新型的建设轨道。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真实的历史史实让学生做思辨式的观察,增强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认知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解读能力,促使学生们能够正视历史、借鉴历史、指导生活。但通过高中历史教学普遍的调研可以发现,由于高中教学直接受到高考的影响,历史教学依然处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历史意义”传统的三段模式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和记为主,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始终难以调动起来,导致学生的思辨思维长期不能激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制约了学生对材料做细致和深刻的自主分析。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打破通史式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历史专题为教学框架,打破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建立多元的、灵活的、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的不是终身受用的教学内容而是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一、教师重新对新教材定位
以新课程标准编订的高中历史教材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全面评价为中心”的新理念,从以往注重教学的知识目标转变为注重教学的情感价值,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任课教师把教材从“教本”的认识转变为“学本”的高度。新教材在巩固原有授课正文的基础之上,添加了课前导读、知识链接、文献资料、动脑筋、自我测评、课下活动等部分,这就通过教科书结构的改变间接指导教师不要以讲授传统的正文为唯一教学任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接受新课之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自己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搜集相关的史实,扩大学生对历史文献的阅读量,增强学生历史检索的能力。根据新教材的环节安排,教师要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传统历史教学课堂严肃、拘谨的局面,在增长人文知识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思维方式的养成。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回忆,具有典型的滞后性,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解释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门功课,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下降,教学计划不能顺利的完成。任课教师要在传授史实的过程中加强与现实的结合,在历史中凸显现实价值,在历史中凸显现实印记,在历史中凸显现实生活。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将历史史实与现实事件紧密结合起来,在新闻报道中,在城市遗迹中找寻教学素材。例如在学习《马关条约》时,任课教师可以把目前日本右翼分子肆意抹杀侵华历史的政治事件当作教学案例向学生们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日本侵华历史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防微杜渐的意识,这样不仅拓宽了本课的教学思路,也让大家拓展了视野,促使大家养成以史为鉴的生活习惯,不忘历史,放眼未来。
三、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语言逻辑能力和交流能力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多数的学生喜欢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各种讨论,尤其倾向于讨论一个国家政治、历史等具有深刻影响力的事件。历史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大面积增加讨论环节,在深刻的讨论中让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增强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探究力和借鉴力。对于讨论的形式我们建议以小组讨论与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状况,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到,历史课程的讨论有利于开辟多元的问题视角,使学生体验到不同层次的,不同水平的历史认知,例如在学习《明初政治制度》一章时,学生对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加强中央集权就有着不同的认识,有学生认为是必要的,有学生认为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其实答案并不固定,教师不需要让学生向某一个方向靠拢,而是制造争论的环境,让学生充分陈述理由,各持己见进行辩论,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延伸学生的感知深度,促进课堂教学的梯度化。
四、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强烈影响,判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成果的标准依然是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那些没有通过考试得到好成绩,但喜欢学习历史的学生为数不少,我们的课堂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因此改变教学评价模式,让所有的学生在评价中各有所需,增强集体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任课教师应把学生课堂表现,学生预习成果,学生课下文献阅读质量,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史料等环节都纳入到教学评价中来,构建起多维的教学评价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的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担负着重要的教学使命,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评估,努力让历史教学沿着现代的轨迹前行。

参考文献
[1]程晓南.阅读法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2]陈淑英.浅谈新课改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J].新课程(上),2011(3)
[3]李辉.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视角[J].学园(教育科研),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