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浅谈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作 者:杨金才 (贵州省晴隆县碧痕中学 561411)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课型,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激发学生配乐朗诵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理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课型,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成了广大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必须让学生对科任老师产生心理的认可。为此,教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教学语言具有优美性。语言的优美性除普遍使用谦语、敬语外,还应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说话的语气。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注意用诚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样,课外也应该注意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如果教师的口气强硬,学生可能产生抵触情绪,那就达不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也可能导致学生讨厌老师,讨厌这门课。
2.教学语言应具有趣味性。要想把课教活,就要求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可运用一些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讲课时语言表达要准确、中肯、规范,语文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为此,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第二、能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语。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把作品需要传达的思想转换为口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文章的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注意考虑如何启发和诱导学生,起到引路指向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包括中外名著、诗词歌赋、音乐艺术,而不局限于语文书本上的东西,这会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确立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新理念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实现三个转变:变训练为主为积累为主,变深入分析为整体感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传统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尽量把课文讲深、讲透,尽管有时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也是围绕着教师灌输而进行的。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作业,抽背学生,久而久之,学生成了应试的机器,他们主动安排阅读的凤毛麟角,学生越学越乏味,甚至厌学,教师必须确立民主、科学、个性三大新理念。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关注课程的开发、整合、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同时,语文作为母语的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首先,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教材,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特别是在学校图书资源、学生家庭藏书严重不足的落后山区,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把其变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学习内容。其次,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课内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并非是对立的,课内教学资源是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依据,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对课内教学资源的深化和补充,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实现阅读教学由课内到课外,由课外到课内的相互转化。
四、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
1.加强诵读教学
  语文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特殊的阅读心理特点,点燃他们诵读激情?笔者以为:一是老师(录音)范读,激发学生兴趣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转,或抑扬顿挫,营造学生跃跃欲读之势。论文格式,阅读教学。急于募仿与超越的愿望。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如开展诵读会,挑选课文中优秀诗文进行小品表演等,三是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比如学习诗歌散文可以挑选乐曲作背景音乐或听或诵或唱或谈,激发学生配乐朗诵的热情。
2.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提问忌琐碎
一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要大胆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自己去了解文章的主要  摘要研究提问的艺术,力争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能设计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提问。
3.加强语感训练,注重积累
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见培养语感能力非常重要。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部分。在训练时一是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去体会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二是强化语言训练,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去选择、去运用最恰当的语句。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让学生积累重点字词、优美文句、段、篇。
4.坚持对话教学
一是学生与课本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对话;三是学生与老师对话;四是学生与生活对话。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在这只是谈了几点肤浅的个人看法与尝试。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的效度,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郎珺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微探》[J].神州杂志:2013年01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