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必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创新大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创新的能力。为此,本文特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一、把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学科,是学生学习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口才,学生只有静听的份儿。无论怎样用屈子的放逐离骚幽情、陶潜的悠悠南山、杜子美的笔底波澜、李太白的青天揽月……或爱斯梅拉达和卡西摩多的美与善、铁的人物血的斗争的牛虻、呼唤人性复活的列夫?托尔斯泰等来熏陶,但这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华和我们的现实社会太遥远了,难免一部分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式来对待现代的人,别说是人类的文学遗产,即使是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文章,也要呆板的把它从字到词再到句到段到篇肢解得支离破碎。长此以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倦是完全可以理解了。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中获得并发展的。创新性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活动的各种机会,使其不断的积累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如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探讨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使学生学习上形成了思维定势,成了“应试”教育的奴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透视社会生活,体验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大语文观,由“应试”变为“应时”。
二、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及教育机构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授课效率,如果能引入一些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则一方面解决了互动与教学进度的平衡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不完全”互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阶段的互动式教学工具主要有“电子白板”和“抢答系统”两类产品。“电子白板”全名为“多功能交互电子白板”,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把许多宏观、微观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带给他们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得学生的体验更直接,感受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另外,抢答系统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互动教学产品,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互动问答,随堂测验等活动,能够将课堂上每个成员的情况及时反映到这个系统中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遥控器来查看自己的答题情况等。互动教学系统的广泛应用,将解决课堂教学的一系列难题,将为教学提升授课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开启创新之门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来源于自信。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这样,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实际上,学生往往特别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教师应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多说两句:“不错,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话;如果我们在学生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时多说两句:“你很有潜力”之类的话;学生就会因此产生信心,自信就是力量,学生有了信心,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最终就能后进变先进,失败变成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四、居高临下,引导学生站在高处观察事物
教学就像登山一样,只有攀登到最高处,眼界才放得开,才能看到壮阔无比的大千世界,才能领略无穷的风光。站得高,想象才能丰富,思维才开阔。在这个意义下,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时,不论长文短课,都应有个制高点,并且引导学生在这个制高点上,鸟瞰全文,驾驭全篇,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被错综复杂的事物所迷惑,才能有所发现。《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写得很简练的散文,课题以“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作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这个回答百分之百的准确,而在于形成这个答案的过程:为什么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呢?这便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制高点),从这一点出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才被一一地发掘出来,可见,引导学生站高望远是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思维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就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总之,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技巧,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