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 者:王 莉 (四川省平武县教师进修学校 622550)

摘   要:语文课程的改革是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的变革,要去实现教学实践的变革,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多创新、多开展、多探讨及多实践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教学实践的变革最根本的是要看课堂中发生的许多因素和变化,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手段也要有创新的改变,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所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教学;创新;兴趣

一、授课的方式要改变
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最关键的部分,而语文教育发展最大的突破口往往都是语文课程。要想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全面的提高,我们就要对语文的课程实施简化,加强综合教学,这样才能体现出现代科学最突出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并对制定好总体的教学规划,以便于更加清晰的向同学们讲授知识,并使得同学们能最大程度的吸收所学的东西。
语文教学仍存在着,“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在课堂教学时仍然被“讲读课堂”和“串讲课堂”主宰。这两种课型偏于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一种信任和交流,传输的信息比较单向化。在教师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时,要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而不是把学生一直被当作知识的消化接收器,使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也没有更大的主动性。这种“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教学方式必定会出现白讲的现象,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下,存在一些弊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过多的互动,也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的观念,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让学生多一些机会去尝试并掌握接受、探究、质疑、模仿、讨论、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教改措施
1)加强中学语文教材建设
现在的语文教材存在主要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层级体系,这个体系的底层是“字”、“词”教学。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书面语,这样才能读书,才能有文化,才能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书面语来规范和提高自己的口语,进而提高听说能力。而学生学习掌握书面语,都要从学习“字”和“词”开始,并以学习字词作为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并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初中的语文课本不去注意和小学语文课本的衔接,不少的教材编写者似乎缺乏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中学还应组织学生再学一千多个生字,并还要巩固小学学过的生字,在过去的初中语文教材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出现过的问题,这样就导致初中阶段的继续识字的教学任务大打折扣很难落实到实处。
2)中学语文教学模式调整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讲授汉语基础知识,让学生理解经典语文作品中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情怀,并逐步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审美观和文学辨析能力。当前的语文教学更类似于范例教学,老套的教学流程让多数学生毫无语文学习兴趣,照本宣科式的从主体思想、段落大意、生词生字的角度来剖析语文作品,既散失了文化意蕴,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没有得到提高。因此,要重视轻松、明快、浅入深出的教学模式改革,采用代入式的教学讲解方法,着重对语文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文化背景、思想起伏变化、文学意境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要重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自我解读,杜绝老师填鸭式的标准答案讲解,重视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的养成,允许语文鉴赏中个人意见的百花齐放,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给多的自由度和自我演绎的空间和时间。
3)重视语文基础知识
我么可以看到现在很多中学生都没法工整的写好汉字、作文语法混乱、错别字众多,且对于词汇、成语、俗语的掌握程度令人担忧,我们提倡信息化交流手段,但却不是以牺牲汉语言基础运用能力为代价的。在中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于汉字、汉语文化、汉语交流方式和汉语语境能力的培养,其一是要重视汉字书写规范,中学阶段是字迹磨练得关键阶段,字如其人,要重视汉字书写对于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是要重要汉语语境能力的熏陶培养,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同文学类型的鉴别以及汉语语法的灵活运用等;最后是要重视汉语交流手段的学习,文章、信函、通告、新闻等等汉语言运用规范的学习才是日常汉语的精髓所在,要从中学语文学习阶段夯实基础知识。
三、语文课程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语文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都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渗透的。在学习语文课程的时候,我们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这样才能让语文课程更注重跨学科得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要提倡跨领域的去学习,这些观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得到强调。在过去的语文课程中太多强调学科的中心,与其它课程有了隔离的状态,湮灭了语文课程在综合性和工具性上的特点。语文课程本身就是反应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当然也反应其他课程的内容,不管什么学科,什么课程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听读写的地方都会有语文的出现。
四、总结
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改革语文教学上的弊端,是我国现代语文课程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之,探索多种课型,优化学科教学模式即可打破教学法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又可丰富教学法的结构模式,既适应了教学的需要,又有效的处理好教学法课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及教改的适应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后期的教育实习与将来的教学实践。以上是我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轶.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602+617.
[2]肖灵.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5:80-83.
[3]王君.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14,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