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加大建设投入,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对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期望在日益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一、创新教育理念
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教育教学呈现出全新的变化。要想置身于改革前列,每位教师就要树立新课标的理念,真正理解新课标所传达出的理念和精神,按照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自己,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满堂灌”,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学校管理者要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价和考评体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和衡量,不把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只有真正创新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二、强化素质教育,全面育人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完善的人格,生有一技之长或多才多艺,成为社会的可用之人。学校要达到育人目标,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立素质教育的方向。教育是全面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培养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协调,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与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教育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上,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能提高;要求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高素质的人才;良好的教学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要让素质教育有成效,要有先进的管理办法,只有先进的管理办法,才可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先进的教学管理是适应社会要求,是教育培养多规格人才的需要,这种需求就越具多样性。有了良好的教学管理,是创办特色小学校的需要,学校的管理者,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深入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所拥有资源,勾画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形成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为素质教育走上更高台阶奠定基础。
三、全员参与,民主管理
学校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倡导“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强化“人本”管理意识,让每位教职工都能自觉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教师对学校决策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使教师不仅是学校的被管理者,同时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的各项决策和规章制度,自己自觉遵守,能从主人翁的角度加强学校的管理,达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在实施过程中,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事项要公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实准确;依法办事、照章执行;保护、调动管理者和职工群众积极性,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好校务公开;注重教师对校领导的评价工作,进行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对教师提出的建议、意见认真对待,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学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克服“人治”,依靠制度管理,改变管理无序状态,提高管理效能。制度管理的同时和人心管理相结合,使被管理者得到精神上的尊重,满足合理的需要,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心灵上产生碰撞,在情感上达到互动,在工作上形成自觉的合作与服从;对教师要尊重和理解,以心换心,对教师进行有效管理,使依法治校显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引导激励,少批评指责;多教育引导,少空洞说教;关注教师成长,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教师排忧解难;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关心教师的价值和奉献,营造相互尊重的环境,使制度成为激励教师参与管理的措施,保证学校民主管理。
四、构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毋庸讳言,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工作条件、教学设备、班级风貌等因素。学校管理人员应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争取办学经费,为教学人员整建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从教人员不致受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教学水平的发挥;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增设教学设施,改善设备条件,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 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五、科学的考评机制
正确地实施小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的结合,有利于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要做好思想品德评价与教育活动相结合;一般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参与相结合;知识能力评价和考试内容方法改革相结合;既要考察知识,又要考查多种能力,对学生既要考查在考卷上能够反映出来的质量,也要考查试卷上难以考查的质量,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又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真正地做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要想做好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措施。这其中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要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发展角度来进行管理,营造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增强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发挥每一个教职员工的聪明和才智,从而提升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