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多媒体在培智实用语数教学中的补偿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培智实用语数教学中的补偿作用

作 者:徐 慧 (山东省莱芜市特殊教育学校 271100 )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上的缺陷,致使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迁移能力都很差。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很难进行,也就无法谈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多媒体以呈现文字、图像、声音及动画、视频等信息的强大功能,能有效地刺激智残儿童的各项感官,为其智力开发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使实用数学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让教学深入浅出,最大限度的补偿弱智儿童的智能缺陷。
一、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补偿其注意力的缺陷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弱智儿童由于智力上有缺陷,注意力的发展水平停留在较低的阶段,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不强。主要表现为:注意的范围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注意的集中性深度不够。多媒体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它创设出的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比起老师单一的在黑板上讲解、板书要有趣得多。一方面能很好的利用弱智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弱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实用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弱智学生对枯燥的数字很不感兴趣,更不用说去理解数的意义了。为此,笔者把枯燥的数字用多媒体中学生感兴趣的具体形象的动画或实物、形状图片表现出来,很好的引起了弱智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浓厚的兴趣中,使抽象的数字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表象化。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慢慢地从具体形象的数字概念过渡到抽象的数字概念上。另一方面能够补偿弱智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差即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暂的缺陷,多媒体能及时的变换课堂教学刺激,保持形式的新颖性,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有效的保持弱智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实用语文生字的学习中,因为弱智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加上注意的稳定性差,假如只是翻来覆去的让学生看老师的板书,或跟老师书空,形式单调,学生会兴趣索然,一节课下来一两个生字也掌握不住,我们利用多媒体演示和老师的板书,几种形式的变换学习,能有效的保持弱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实用语文“衣服、雨衣、外衣”一课的教学中,在认识生字“雨”的书写时,先用多媒体显示:雨天一个人穿着雨衣的情景,出示句子:下雨了,明明穿着雨衣去上学。然后用幻灯按笔顺写出“雨”,再用“雨点”形象的强调出字中的四个点。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不仅能印象深刻的识记住“雨”字,而且能很好地音义结合起来。
二、多媒体能模拟仿真,补偿学生迁移能力差的缺陷
弱智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弱智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即产生知识的迁移。而弱智学生思维具有刻板僵化、不灵活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知识的迁移。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实行“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措施,重复的给学生设置生活情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课堂效率比较低。而多媒体可以较快、较真切的展现一些生活情景或预设的生活问题,而且可以重复播放,让学生反复置身于生活情境中,使学得的知识逐渐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补偿了弱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在使用数学《元、角、分》的应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设置了超市里的情景: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让学生点击鼠标,选择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再让学生根据商品前的价格标签,(1)正确读出价格;(2)拿出与价格标签相应数量的元、角、分。就这样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反复练习,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三、多媒体的交互方式,有利于个别化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师生定势式的交换、评价式的交流、反馈式的交互,用答题纸板上反馈练习,很少有时间关照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个别辅导也只是“蜻蜓点水”,不能满足每个智残学生的特殊需要,借助多媒体交互方式后,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对学生的差异有较大面积的覆盖。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使学生从中找到满足个性发挥的指导,这样教师就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如在实用数学一堂练习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别设置了:1到10的数的认识;和是5以内数的加法,5以内数的分与合;5以内数的减法;10以内数的减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的选择练习题,然后教师再根据各个学生做练习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掌握情况,制定下一步的辅导和授课计划。如小亮选的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练习题,他把数的分的习题做得很正确,但数的合却一道也没做对,分析一下原因,是将数的分与合记混淆了。针对这依情况,下一步对她的个别教学的重点是:数的分与数的合的单独的强化练习。在培智实用语数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正确的处理好教师、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抱着只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可以光操作多媒体,让弱智学生只看多媒体课件,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讲解,并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实施“人机”适当搭配。才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制作的课件要适合弱智学生的接受特点
  在弱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弱智教学效率,制作的课件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弱智学生的学。因此在制作课件时,我们首先要考虑课件的教学价值,即看看这堂课是否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如果所讲授的内容本身就很直观形象,就没有必要再制作课件。课件的内容,一般是那些不能演示或难演示的教学内容。如在实用数学的学习中,就可以把抽象的数字用学生喜欢的动画演示出来,给学生以新异的感受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三)制作的课件要易于操作
一堂课30分钟,而班内的弱智学生十几名,学生的智残程度不一,如果制作的课件繁琐不易于操作,那样就极易把时间浪费在课件的操作上,而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或个别辅导,所以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考虑到设计的课件易于演示,而且课件展示的时间应该控制在十分钟左右。
多媒体在弱智实用语数教学中,发挥着其它手段不可代替的补偿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智残儿童缺陷补偿的规律,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促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