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作 者:王 艳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 655000)

摘   要: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新探索不能流于形式,一个立足于新课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情感体验;自主探究;体会古诗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 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
一、结合背景,以情激情,感悟诗词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平生、阅历、遭遇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因此,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就必须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赏读杜甫的《春望》诗,先要弄清这首诗是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赴奉先探家,正值安史之乱,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安家。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他乘隙逃离长安。这首诗就是他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诗人正是因为与家人难通音信,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萦,表达他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于是发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若不跟学生讲清这一背景,学生就很难明白作者的这种境遇,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书何以值万金。
二、创造气氛,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美
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年级学习《咏柳》一诗时,伴着优雅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幅美景,老师边诵读: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柳枝”和“绿丝绦”的相似之处,可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片段:千万条柔韧的柳枝轻轻飘动着,渐渐幻化成碧绿的丝带,飞舞的绿丝带又渐渐还原成碧绿的柳枝……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三、联系生活,理解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作为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锄禾》一诗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衣食无忧,几乎没有农田耕作的生活体验,平时吃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让学生体验农民耕作的辛劳,从而教育他们珍惜劳动果实。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录像:农民伯伯起早摸黑地播种、插秧,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最后画面定格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上,无需过多解释,学生便深深地体会到米饭来之不易以及诗人对农民的同情,激发起对劳动者的同情与热爱之情。然后又播放几个生活小镜头:一个学生将吃不完的馒头随手扔到路边;学生食堂的废水桶里全是吃不了的饭菜。看了这几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镜头,有的学生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有的学生露出生气愤怒的神色。我说:看了这些情景,你想对这些同学们说些什么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学生对浪费者也是对自己最深刻的教育。
四、充分发挥想象力,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诵读诗词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古诗词具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构想诗词中的画面。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传统的古诗教学中,老师往往通过自己的范读指导学生朗读,但是,同样的一首古诗,有的教师能读出感情,引起学生共鸣,而有的教师平铺直叙,缺乏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范读教学不尽如人意。学生利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把握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古诗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都能把握得非常到位。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着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