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交际工具,要认清英语的语言交际特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要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把握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英语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语的生活化教学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对策
在新时期,教育部门对于学校教育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初中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学要以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为主要任务,把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宝贵的资源,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导入方面
只有有思想的老师才会教出有思想的学生。然而就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来看,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要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把握好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导入,不局限学生的思维,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新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工作。可以花上几分钟时间用学到的英语句子进行交流,采用的语言方式要轻松、诙谐,具体的语言要自然真实,体现出教师给学生的热爱,保持教学课堂的愉快氛围。比如,可以让学生针对头天晚上看到的电视或者见到的事情做几句简单的讲述。讲述结束之后,老师要用赞扬的语气说“well done”,之后再纠正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发音错误或者语法错误,然后进入课堂。
二、教学内容方面
现代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需求已经不仅体现在英语课本上的知识,他们更加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来了解更多的事物,能够更好的了解世界,并且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交际。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内容,以英语课本为依托,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点,把自己身边的和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通过多媒体、照片等形式引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现行的新目标教材“Go for it”,提供的内容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初中英语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教学依据。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回家看新闻联播的内容,在第二天的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发问:“Did Premier Li KeQiang visit France yesterday? When did he visit? What place did he visit?”,让学生积极的发言,既练习了“visit somebody/some place”的举行,还丰富了了教学内容,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等等。让学生开口说一些结合自身实际的内容。比如“I’ m from China.” “I am quiet.” “I like singing.”。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介绍家庭成员,“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doctor.”,还可以结合学生学校的学习内容,比如校园设施“hallway, library”等。
三、教学过程方面
生活化的教学是在生活大背景下进行的情景学习,能够提供相应的教学情景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把学生的生活跟英语学习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找出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还可以把新学习的英语单词穿插在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或者歌谣里面,在学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要穿插相应的故事或者歌谣,从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学习到餐饮相关的词汇的时候,给学生播放必胜客或者KFC的餐饮广告,让学生自由发挥看谁能说出更多的餐饮词汇,从而更好的记住这些词汇。此外,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情景,把英语课本中描述的情景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感受。比如,在学习“shopping”单元的时候,可以把教室分为四个商店,分别是“fruit shop”、“toy shop”、“clothes shop”以及“food shop”,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不同的小组,由一名学生充当商店的售货员,其他学生扮演顾客的角色。这样一来,学生都开始进行积极的准备,热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再比如,在学习“Teenage problems”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进行归纳一下,在课堂上让学生四人分为一个小组,进行记者问答方面的活动。在这样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使得英语教学过程不再枯燥无味,不但巩固了之前所学到的知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实践方面
陶行知先生说:“到处是生活,到处都是教育,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作为英语教师,要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寻找生活与学习的集合点,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特别是那些有创造性的运用,是英语学习追求的目标,而进行课外实践就是事先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延伸。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的时候使用英语。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感知与实践,感受成功的魅力。比如,在每一年的圣诞节可以让学生积极搜集一些与西方节日相关的知识点,举行“英语知识比赛周”,通过这些比赛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这个比赛周中,有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等。英语研究比赛就是参赛选手现场抽取需要演讲的题目,经过短时间的准备之后进行上台演讲;英语书法比赛就是学生上交英语写作稿件就可以参与;英语主题写作,选手赛被前告知题目,40分钟写150字的作文。这个比赛周中,还有集体竞赛,包括英语歌曲合唱赛、单词拼写竞赛等等。这个比赛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效果事半功倍。除了在学校举办英语角、英语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还要让学生欣赏一些简单的英语原生电影片段,让中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英语,在英语中进行娱乐。除此之外,还看而已带领学生走到社会中去,参观一些英语俱乐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展与国外学生“手拉手”的对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确社会中的英语应用,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英语世界。
五、课外作业方面
家庭是个小社会,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所以,在学生英语学习方面,也要充分把握课外作业环节,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初中英语课外作业除了要进一步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走入生活,让英语走进学生的视野中。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要注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这是课外作业设计的前提,还要做到实用性跟创造性并举,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英语学以致用。可以要求学生从早晨Good morning到睡觉前的Good night,让学生家庭生活中尽量用英语对活。让学生看一些英文小故事,并写下读后感。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英文歌曲,给家里的生活用品贴上英文标签等等,这些课外作业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学生进行真心的交流,通过交流和体验,明确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其在自我超越中感受成功。生活给予了英语教学比较深刻的内涵,也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比较大的动力。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回归生活,采用生活化的导入方式,使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实践生活化、课外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这是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叶雪英.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激活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J].大观周刊,2011(48).
[2] 叶雪英.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激活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J].大观周刊,2011(48).
[3]杨春.学生活中的英语,在英语中学生活[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