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教学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对于作为中专教学基础的中专物理课,应受到中专物理教师的重视,更应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目前虽然已经进入新课改的时期,但由于中专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中专物理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对新时期中专物理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中专物理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专物理;教学;特点;策略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教”,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体作用;常常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的角色。相较于普通高中教育,中专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程度更高。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中专教学的方式已有一定改变,教学手段也逐渐现代化,但是在中专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新时期中专物理教学的特点
(一)中专学生知识基础对教学带来较大影响
中专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其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对于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尤其是对于物理课程而言,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物理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容易导致对物理课程产生厌恶的情绪,同时缺乏了自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性。这是中专物理教学应该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二)中专物理教学的目的
是为了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最终成为技术型的人才,以达到中专教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中专物理教学相对于普通高中教学而言,实践性以及服务性更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更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基础。
(三)物理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
中专物理课程是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以及各种教学设备部的配备方面应该要更多地投入,但是当前的中专物理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安排还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缺乏一些必备的实验教学器材,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提高中专物理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的首位目标,而当前中专物理教学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提高中专物理教学质量,形成高效课堂,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及改革。
(一)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只有双方配合良好,才能成就成功的课堂。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要培养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的能力,利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采用身边最常见、实用、有趣的现象进行物理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培养教师对待学生和蔼的态度,这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物理的热爱程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物理课程难懂,常常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经之路。由于中专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课堂上讲解大气压强这一内容时,利用针筒底下挂着板凳的实验道具进行实验,这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再凭借他们浓厚的兴趣进行内容剖析,即空气是由重量的,因此,空气才会对其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像液体一样。这种用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阐述相关原理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各个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出乎意料的演示,学生日常生活中以及社会中的一些有趣事例,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或者小实验等等,都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教学“短路”这一课程内容时,要学生进行具体的短路判断,学生会感到十分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进行课堂讲解,将物理课程中的电流与公路上的汽车作比较,而具体的导线则与公路相比,再将家里的电器比作是公路边的收费站,而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自然不会经过收费站。如此一来,就能加深学生对短路的认识。又比如,学生在学习测量导体的电阻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先让每个小组讨论实验方法,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方法画出电路图,然后再进行实验,最后经过同学们的实验,将多种方法进行总结,得出测量电阻的方法有伏安法、安阻法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可以挖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
(三)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视听一体、图文并茂的集成信息,也可以轻松地将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引入更加形象直观的模拟场景,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更能体会到各种物理场景,能更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比如,在教学电流与电压的形成、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分子的运动等内容时,就可以凭借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与内容相符的课件,模拟一些实验现象产生的过程。或者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信息资料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乐趣中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体会。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来代替一些实验,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中,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打破沉闷的学习气氛,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物理直觉思维能力
物理学上的很多发现以及研究都与人的直觉有直接联系。在逆向思维的基础上对各种物理现象进行了解,有助于对各种物理知识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在已经获得的各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思维水平达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直觉思维能力指的是根据各种知识积累对客观的现象进行判断的一种论证。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有效地利用直觉思维能力,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将对很多。直觉思维有助于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触发学生对各种问题的探索能力的提升。
(五)加强物理实验的教学
中专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对于学生的实践性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比较注重。实验作为物理课程的关键,一直是物理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验课程具有更加形象直观的特点,在课堂上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要点,而且实验教学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实验教学留出更多的时间。实验教学可以是教材中规定的学生实验,也可以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和一些趣味的小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一些日常生活中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纸锅烧水、硬币浮在水面上、瓶吞鸡蛋等实验,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道具都可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此后再讲述概念和规律时,能让学生更容易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巧妙地安排一些有趣的实验,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实际的中专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兴趣度,可以开展丰富的物理实验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种课外活动的统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第二课堂应该要根据教材实验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课外物理实验的内容,保障物理实验内容以及物理形式之间的统一。要做好物理课程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工作,可以开展一些物理实验竞赛、答辩会等,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兴趣。
三、结语
在中专物理教学过程中,究竟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中专物理教学的特点,从多方面着手,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改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能力、素质提高为主的模式。要树立融素质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课改对中专物理教学的要求,努力造就适应社会的新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志英.物理教学特点及对策[J].才智, 2012(06)
[2] 杜明慧.探析新时期中专物理教学的特点及教学对策[J].电子制作,2013(05)
[3] 王庆庆.浅析如何提高中等专业学校的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12(11)
[4] 林静.浅谈中专物理教学的特点[J].科技信息,2010(34)
[5] 沙延刚.浅谈中专物理教学的特点及教学对策[J].商情,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