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状况及对策研究

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状况及对策研究

作 者:唐定裕 (云南省昭通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摘   要: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方面还存在着篮球场地器材的配置与竞赛活动管理制度较为落后、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教练员的总体素质不高、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管理不科学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高校增加投资,强化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物质保障;统筹解决学习与训练二者的矛盾;加强教练员的培训,提升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员;竞赛活动;现状;对策

大学生篮球训练作为提升学生体能、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课程深得学生喜爱。近年来,不少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篮球训练,并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提升了学校的声誉。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此意义上,分析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基本现状
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方面取得了成果的成绩,有些院校不仅在本地区获得奖励,而且还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奖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中并未存在不足。实际上,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篮球场地器材的配置与竞赛活动管理制度较为落后
要搞好大学生篮球训练,场地器材等一些基本的硬件条件自然是不能缺少的。篮球场地器材的配置直接影响着篮球训练与竞技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重视篮球场地器材的合理配置问题。纵观当前,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都基本建设了能够满足大学生篮球训练和竞技活动的基本场地和器材,但是在配置方面却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场地安排不合理,造成篮球训练与竞技活动的冲突,不同篮球训练队之间利用场地与器材的冲突等等。再如由于器材配置不科学,导致一些在举办一些大型的竞赛活动时存在着缺乏器材等问题。当然,造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间安排不合理、器材数量不足、人员素质较差等各种原因,但是不管是何种原因,都要归结于篮球场地器材与竞赛活动配置不科学这一原因。
实际上,之所以存在着配置不科学的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相关的管理制度较为落后,缺乏前瞻性和统筹性。试想一想,如果能真正根据篮球长期器材与竞赛活动的基本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上种种现象还是可以避免的。
(二)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
拥有充足的训练时间是确保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从目前普通高校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基本情况来看,在训练时间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训练时间不足、较为仓促、训练效果不佳的状态。当然,评价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评价机制,赛场表现,教练员安排等各种因素,但是这不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借口。所以,在时间安排的问题上,仍然是制约篮球训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教练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教练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篮球训练水平与竞赛活动的成绩。从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教练员的总体素质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不足,一方面,教练员的学历不高,专业素养不强;有学者对我国普通高校篮球训练运动员的学历和专业素养进行了专门的统计,结果发现篮球训练教练员大多数集中于本科学历,缺乏篮球专业知识培训。二是教练员的运动经验较少;根据篮球训练的相关工作原理,只有具备了较为丰富的运动经验,才能为提升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效果奠定基础,但正也是因为教练员的运动经验不足,制约了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效果。三是教练员的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水平也是反映教练员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那些具备科研能力的教练员,才能在指导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由于大部分教练员是本科学历,所以他们的科研水平较低,因而根本不能从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中发现问题,更别说解决存在的问题了。
(四)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管理不科学
篮球运动员是参与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主体,能否对其科学管理也是反映训练水平与竞技水平的重要指标。实践也证明,那些对篮球运动员能够科学严格管理的普通高校,是能够培养出优质的篮球运动员,并能在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仍然还存在着篮球运动员训练管理不科学的问题。一般而言,我国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的管理是直属于主管教练的,也就是教练负责运动员的考勤、训练、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而高校却很少参与到其中去,这就造成了篮球运动员与高校脱节的现象,因此,也就缺乏了高校的监督。在此情况下,高校不了解篮球训练员的具体情况,不重视篮球训练员的具体管理等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二、强化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具体对策
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干涉,才能进一步促进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训练水平和竞赛水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增加投资,强化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物质保障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存在着场地器材配置不科学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资源较少,而当资源较为丰富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上述问题,这也就是说,高校必须增加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投资,为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提供较为坚强的物质后盾与物质保障。
一方面,高校要充实较为齐全的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训练条件;这就要求高校在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方面舍得投资,建立比较宽敞的竞赛场地,购买较为齐备的训练器材等。总之,从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硬件入手,确保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不因缺乏场地器材等基本问题而发生问题。另一方面,高校要时常检查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硬件环境,指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定时维修保养器材,确保在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中不出现任何形式的安全问题。
(二)统筹解决学习与训练二者的矛盾
毋庸置疑,既然大学生参加了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训练,肯定会耽误一定的学习时间。这一问题严重困扰着大部分的篮球运动员。那么,究竟该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呢?具体来说,高校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仅鼓励大学生参与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还要根据他们的训练习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基本文化知识仍然是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必修课程,这些知识在陶冶大学生文化气息、提升综合素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想方设法的帮助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比如与主管教练协商,共同制定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学习计划。再如合理规划大学生的篮球训练时间与参加竞赛活动时间等。总之,高校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具备足够训练时间的基础上学习到基本文化知识。
二是加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他们自己合理分配时间;除了高校要帮助篮球运动员合理制定训练与学习之间之外。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分配时间,只有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但是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总体情况来看,有少部分人缺乏严格要求自我的精神,存在着热爱篮球运动,不喜欢学习的情况。因此,面对这种问题,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不仅重视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还要切实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教育他们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以便科学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问题。
(三)加强教练员的培训,提升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由于教练员在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与竞赛水平,必须重视提升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个人专业素质,运动经验和科研水平三个方面。
对于教练员的个人专业素质来说,一方面,教练员要热爱学习,具备愿意学习的决心和勇气,特别是要认真学习篮球训练与竞技的相关理论知识,以便为自身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高校要为教练员提供良好的学习与进修环境,比如在教练员的学历进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等,让教练员减少后顾之忧。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为教练员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让教练员安心于教学,专心于提升训练水平与竞赛水平。久而久之,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就会得到显著提升。那么,也就意味着为搞好篮球训练与竞技教学做好了基础知识的准备工作。
对于教练员的运动经验来说,仍然需要教练员与高校密切配合起来。对于教练员自身来说,除了在搞好篮球训练与竞技水平的基础上,还要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性的参加各种运动训练,分析竞赛的基本规律,或者向其他运动经验的教练员学习。总之,教练员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的运动经验。对于高校来说,要积极鼓励教练员参与各种运动项目与比赛,只有让教练员经历过,才能为提升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水平提供经验指导。
对于教练员的科研水平来说;一方面需要教练员积极投身到篮球训练与竞赛指导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的鼓励和支持,比如指派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去指导教练员的科研工作,确保教练员的科研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
制度是约束也是保障,因此,要想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重视相关的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制度规定,但是还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健全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丰富度建设,以便为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激励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与教练员的有效砝码。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水平,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在具体实施方面,要给予那些在训练与竞赛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或教练员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让他们在今后的训练与竞赛活动中表现更加优秀。同时要给予那些训练不认真的学生,或者不积极工作的教练员一定的惩罚,让他们具备危机感。从而使得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与教练员更加充满激情的投入到训练与工作中去。
二是建立健全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规则规范;尽管大部分高校都建立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规则规范,但是还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比如缺乏训练水平的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等。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想真正的在制度层面为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保驾护航,必须重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则规范。否则,在缺乏了相应规则规范保障的情况下,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的是不能科学运行的。
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管理制度;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管理直属于教练员,因此,也就相应的带来了大学生运动员管理产生问题的温床。因此,高校要从制度建设的层面予以改变这一现状,比如进一步细化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学习制度、训练制度等内容,让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不仅训练水平,而且还要确保他们能够在思想政治、基础文化知识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总之,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有认真分析这些问题,才能在根据相应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以便使得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陈荣浩、孔琳琳、黄诚胤.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发展与前景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