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学科的特点更加明显地体现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与可怕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正确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杜绝这种现象,对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数学;数学教学;两极分化
上过初中数学的老师可能都很有印象,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司空见惯的两极分化现象,且日益严重,如何改变和杜绝两极分化,成为当前摆在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可怕性,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当然,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法。本人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兴趣的淡薄甚至缺乏是造成他们成绩差的重要原因。初中数学相对小学而言,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学生适应性及学习意志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分化的严重性与否。
(2)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相比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3)思维方式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八年级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4)双基不扎实。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5)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自学能力差,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练习,抄袭应付了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重视综合训练,缺乏竞争意识。
二、防止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策略
(1)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教学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加强数学的直观性教学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应加强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注意观察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成绩好的布置难度高一点的,差的布置难度稍小一点的。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用辩证的观点教育,热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宽严把握适当。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让他们体会成功与被赞赏的快乐,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和理解后进生。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他们通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
(3)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解题过程中,即要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更要让差生感觉教师也一直在关注他们。对尖子生力求他们用简便方法、多动脑、有创意,注意解题严密性逻辑性,力求解题过程中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另外,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尖子生之间相互探讨,带中等生辅导差生的原则,切实发挥他们的尖子生优势,切实提高中考心理素质。
(4)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敢思、敢想、敢疑、敢问、敢动手。尽量采用启发法、点拨法、讨论法、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精选、精讲、精析、精练,不搞题海战术。但不练习、不强化也不行,这就要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方法对头,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寸步难行。新型的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个别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不适应这种学习形式,例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就有学生表示,老师只要告诉我们怎么做就好了,问这么多问题,难为学生干什么。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研究的重点。要在教学中促动学生学会动脑,学习独立思考,并且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调整、修正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学会学习”。
四、教师不仅要会教,还要善于教学生会学
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再以学习单词为例,一味地教读是难以学好的,只有教其会学才能学得好。记得一位同事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他抽了几个差一点的学生来解题目,一个二次函数题目,讲了很多遍,问是听懂了,但是一做题目,还是无法顺利的做出来,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不全的。可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重要性。
五、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借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使教师对学生传输的知识和得出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心甘情愿地予以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由此可见,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总之,在前线教学中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百尺竿头需更进一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中学实际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突出实际生活“数学化”的过程,敢于创新,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