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其主要形式。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畜牧业生产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日升高,尤其是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故仅以理论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本文就以如何构建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和怎样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展开研究。
关键字:畜牧兽医专业;课堂教学理念;改革
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改革是兽医专业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的关键。为了满足市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必须展开全方位整体改革,课堂教学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新型教学技术的运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实现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
1.由教向学的教学转变
学生是一切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要我学”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学”。在教学中,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循序渐进,引领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是课堂的教学的组织者,所以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堂教学转变的关键。由此,以何种方式、手段教学,实现教学可以进行结构的重组成为了我们兽医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在这一要求下,我们应该亲身践履,努力实现教学重心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转变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教学重心的转变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教师可以不讲解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少讲、精讲,抛砖引玉,以经典的导例引领学生入境,让其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是他们在探索中寻找乐趣和满足,从而快乐的学习。
2.由讲到导的教学转变
畜牧兽医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调控者,却不等于教学课堂的主宰者。兽医教师担负着历史赋予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培育优秀人才的使命,不能在课堂上无视学生的情感,像知识转换器似的将知识机械性的吸入和输出,使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在课前仔细钻研教材,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胸有成竹,临堂不乱,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从而能在课堂上放开手脚,把主导权交与学生手中,由此为学生参与课堂和提出质疑问题打下基础,使学生从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学习。为了实现教学重心由讲到导的转变,教师们的教学任务就会更重了。教师不仅要对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调控,引导学生学习;而且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完善教学改革,从而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改革新形势。
二、完成兽医专业教学目标的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兽医专业的课堂教学必须对其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兽医专业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学目标通常具有三方面的定向功能,即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指引学生学习。因此,提高兽医专业教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是优化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目标优化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各知识点的难度、深度,找出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明确学生的 实际知识水平,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是还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第二,注意教学目标陈述的正确性;第三,有效保证兽医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完善兽医专业课堂教学体系
畜牧兽医专业课堂教学结构的完善是课堂教学效果显著的保障。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剖析和克服传统教学结构和理念的弊端,掌握现代教学机构的新技术、新理论。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平添了较多思考问题、探索发现、想象创新的时间可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完成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为学生打开探索知识的一扇门,更要为学生打开心灵窗户,教他们如何有效的掌握知识和技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在积极实践过程中拥有精湛的操作技术,从而使兽医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
四、实施新型多媒体教学方法
从国家实行改革创新以来,信息科技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目前信息科技新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已经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的重点领域,是教育理论与实际操作研究的热门话题。并且,经济发展下,市场对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的要求不只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是要兼并熟练地操作技术。所以,结合现状和该专业的特点,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则需要把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理论、实践与实训相结合落到实处。在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观看到的实例操作作为参照,运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动手,加强实践的熟练程度,加深知识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克服仅有老师讲解且不易理解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困惑。另外还可以开展计算机辅助教程,把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从而扩展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并且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市场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对畜牧兽医专业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改革。从教学观念上,要克服传统观念上的机械性传播知识,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从教学目标上,畜牧兽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要具有实用性,并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好因材施教,结合专业特点,大胆进行改革。从教学手段上,畜牧兽医课程样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发达的教育科技,采用新技术,克服呆板的理论讲解和满堂机械性的灌输知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总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体系改革,在畜牧兽医专业以后的教学课堂上注入新理念、新技术,即可缩短课堂教学的时间,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练就精湛的实践操作技术。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亦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常颖. 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于淼. 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