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较差,课改后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危害甚重。
关键词:农村中学;新版教材;英语教学
改版后的初中英语教材在农村应用已有几年时间了。由于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较差,课改后仍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厌学情况越来越突出,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影响极大,危害甚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对这种情况又有什么对策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浅见。
一、新版中学英语教材与农村中学生生活不相接
1、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内容无法调动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所谈及的内容对城市的学生来说很多都是熟悉的,但像教材里频频闪现的 subway、 e-mail、online、concert、theater、film star 、surfing、diving等词,却只会让农村的学生觉得陌生且遥远。而他们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却少之又少,所以对于教材提供的内容,他们要说的可说的亦少之又少。因此,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活动常常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素材,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成了主要的表演者,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反过来更加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农村学生从教材中所获得的语言能力也无法让他们学以致用,运用自如地表达自己身边的事物。试问,新版的教材有谈到种田、种菜,放牛、喂鸡这类学生熟悉的农村生活吗?没有,所以农村学生学到的是“死”的英语,在他们的生活中根本派不上用场。这样又削减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2、新教材忽视了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基础。
语言、语法知识点的安排不够合理,不利于从小学过渡过来的七年级学生学习。农村很多小学的英语课都不是由专业的英语老师上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七年级的教材对于优秀的学生,很多内容都是“炒冷饭”,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没多大的帮助。而对于后进生,因为教材的跨度太大,学生听英语的感觉还来不及找到的时候,又要开始写了;字母还有人不会写时又要开始写单词;还不知如何把字母放一块构成单词时又要写句子了。这样一来,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淡,甚至没一点兴趣,这使得农村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呈倒退状态。
另一方面,整个初中阶段的知识安排得较散、偏难,让学生无从入手,容易对英语产生倦怠心理。如八年级上册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就安排得不够连贯,而从八年级下册起的SELF CHECK Section2部分安排的内容对于词汇量多课文农村学生来说普遍较难。这样的教材让农村教师教得为难,学生学得费劲,结果是优生不优,差生更差!
二、农村的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
1、农村的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条件。
农村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知识。在农村,英语类的报刊杂志几乎难觅踪影,有关英语语言的媒体也几乎没有。城市的孩子们看到“TEXI”、“ENTER” “SUPERMARKET”就像看见自己身上的衣服一样司空见惯,而农村的孩子要查字典才能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城市的少年听着优美的英文歌曲,发各种夹杂着英语的E-meil,而农村的孩子却连一台最便宜的复读机也买不起;城市的学生看见外国人会大大方方地说声“Hi”,而农村的学生见了外国人像见了外星人一样;见到亲戚朋友道别都会说“bye bye”。这些不仅减少了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机会,更让他们觉得英语和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大联系,有个别学生甚至觉得学英语没有多大用处。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老师费尽心力地培养出的兴趣很快随学科难度的增加和课堂任务的增多而付诸东流。
2、农村的学校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1)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差,教学方法和观念相对滞后。
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依旧落后或新教学设备使用率不高,绝大多数教师仍然以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多媒体、语音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农村要么没有要么不会用 。就连录音机,也多数是用几年的了“老革命”,发音模糊不清。这样的教学条件根本发挥不了新教材大量听力内容的作用,也限制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丰富化。目前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方法仍然是讲练结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为了 一个目的:能考一个好分数。至于学生能不能听懂、会不会说、会写不会说;师生双方都不在意,“哑巴英语”在农村学校十分普遍。
(2)农村学校的班级人数过于庞大。
农村中学班级学生数量大,一个班至少有70、80个左右的学生,多的甚至超过了90人。这么庞大的班级,别说根本无法组织英语交际教学,就连课堂纪律也成问题。往往是教师在上面口干舌燥地讲ABC,学生在下面各自各精彩:睡觉的,看小说的、讲话的、搞小动作的……一节课下来,教师既要上课,又要管纪律,教学效果很显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学校就采取分快慢班的措施,这样,慢班的情况就更让人担忧了。教师不认真教,学生也更放纵自己,根本不学。学校的态度是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至于成绩,无所谓了。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练习的机会,课后又不学,英语成绩就只能用每况愈下来形容。
(3)农村学校的教师缺乏交流,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农村学校在学科教研上投入不足,教师得到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在校内的公开课上,课后评价大家都说好话,即使说缺点也都是无关痛痒的,教师之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交流,教学技能并没有因为新教材的应用而有所创新。相对于城市的教师来说,农村的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新理念并不一定能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一些教师特别是地处较偏远的农村的教师对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这些都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使一部分学习积极性本来就不高的学生产生放弃的念头。
3、农村的家庭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够重视。
家庭教育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而现在的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显得非常不足。他们有的整天沉湎于喝酒、搓麻将、打扑克中,不但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学习情况,反而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而有的家长出于生计的需要,平时忙农活、忙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很少过问;还有的家长长年累月外出打工,孩子无人看管或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带着,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一概不知。另一方面,农村家长素质偏低,文化底蕴差,许多家长连ABC都没读过,就算有时间也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英语课。而由于教育意识或经济问题,他们也不可能像城市的家长那样为孩子请家教或买英语学习资料。由于在学习上没有受到父母的重视,孩子慢慢地便对学习放松了要求,特别是像英语这种没有语言环境,基础又差的科目,孩子既得不到课外的辅导,又没有有效的学习资料,成绩难免会随着课程的加深而下滑,越学越差。
三、农村学生自身的原因影响了学习效果
1、学习目的不明确。
农村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学了英语既不会和外国人交朋友,也没机会出国,学了也是白学,不如学好其它科目算了。 因此,造成不少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数学能考满分,英语却只有几分。而受近年来社会就业形势和打工思潮的影响,还有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自己读完初中就去打工了,读再好的英语日后也用不着,学不学都无所谓了。由于没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课堂上他们总无法集中精神听课,课后的作业一塌糊涂,成绩可想而知。
2、对学习英语缺乏信心。
自信心是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对学习保持很高的热情,能够自主地利用时间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农村的学生大部分属于自信心弱的学生,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知识,学习动机不强,甚至对外语产生一种排斥抵制心理,因此他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经常是自己阻碍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差,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因此学习成绩不理想。一般来说,初中一年级学生刚从小学上来,还保持着小学的学习劲头,他们有很大信心学好英语。相对来说,二、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少于一年级学生,因为他们所学的科目越来越多,考试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不能在英语投入更多的时间自主地学习,因此学习英语的信心也越来越小。
四、针对农村英语教学质量差提出的几点建议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改革更加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英语,英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需要更多的英语专业人才。所以,英语学习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全社会都要重视它。大量的事实证明,读书并不是无用的,学习英语并不是为了出国,而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越多,人越聪明,要把学习英语与远大的社会意义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重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上课不能千篇一律。教学单词、背背课文、讲讲语法,天天如此,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刻苦钻研教学大纲,认真钻透课本,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深讲透,不该讲的不要在课堂上讲,要求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备好学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善导自学是善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多听多说,多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增加课堂教学兴趣及课后自学。例如,我教初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What’s the time?”时,是教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时间,我就把自己的大闹钟拿到教室上,和预先约定的一位学生用英语和我对话。我把时间拔到十点正。就说,Hello! This is a clock。 What’s the time?该学生说, Hello! It’s ten o’clock。接着问:Is it ten o’clock?.学生答:Yes, it is.……接着再让十多位学生分别和这个学生对话。我教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的第三单元时,教给学生怎样用英语写信,并指导他们每人写一封英文信给他的朋友,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地写了。这样可以引导他们开口、动手,以便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使同学们上课思想高度集中,做到人人开口,个个动脑,个个动手,达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练习的目的,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个个投入到学习中,就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3、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要学好英语,仅仅靠45分钟的课堂学习是远不足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练习,我们要以听说读写为中心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练习活动,为学生学英语创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可以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一些英文标语,设置英语板报,也可以用英文写课程表,利用值日生报告表达自己等活动来让学生觉得英语无处不在,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的组织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演讲和小型的英语角来给学生展示自己英语才能的机会。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要特别对英语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予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帮助,使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更多的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只有关心、热爱学生,处处体察到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便会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这样师生之间便会产生感情的共鸣,才可能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往,深化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若能总是面带微笑把单调的知识传授转化为一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就可以以较轻松的心情接受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就会对教师有好感,就愿意与教师交朋友,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
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今天,农村初中英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除了农村的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加英语课堂的吸引力外,农村的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都要统一起来,多为农村的孩子着想,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加大英语老师外出培训力度,尽快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为农村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农村培养更多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