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作 者:王德新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民族中学 550800)

摘   要:高中数学学困生主要是指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学困生已经成为阻碍教学效率的重要的原因。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转化学困生,不仅能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于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教育干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干预策略

由于各因素的影响,高中数学学困生(智力正常,学习成绩不好,在学习数学时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各个高中学校已普遍存在。由于数学是一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科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理科而言,数学将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科成绩的好坏。因此,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转化学困生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释基础知识的学习,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新课标的提出要求教师需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对每个学生都要具有很高的期望,激励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而不是片面的要求学生适应刚性的课程。这个课标提出尽可能的减少学困生,但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可能增加训困生的数量。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一个原因便是高中数学本身的原因。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知识浅显易懂,教材编排的生动有趣,而高中数学内容非常广泛,而且理论性非常强,很多知识的表达非常的抽象,所出现的题型也是千变万化,很多学生在刚接触高中数学时,都有一些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手,这也是很多学生讨厌数学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目前很多地方的高中与初中都是分立的,很多的高中数学教师并没有在初中教过数学,体会不了学生刚进高中学数学时的感受,对初中数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先的人教版教材,由于教学进度等原因,教学方式没有以学生为主,而是直接以知识的讲解为主,很多学生适应不了,出现了能听懂,但习题不会做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没有进过训练,数学思维没有什么条理。
第三个原因则是使学生本身的原因。有一些学生在初中进行数学学习时,没有掌握牢稳的基础知识,进入高中以后,随着知识水平的加深,学习越来越吃力,会导致出现厌烦心理,进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逐渐成为数学学困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对数学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课听讲不认真,课后作业直接抄袭,慢慢的对数学的学习失去所有兴趣,逐渐成为了数学学困生。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数学学习方法不恰当,对数学的学习缺乏自信心,有一部分学生记忆力很好,智商也正常,但是学习方法不恰当,在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理解不了知识之间相互的联系,或是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类学生学习很努力,但是学习效果却是依然不理想。有些学生单子比较小,很怕犯错误,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破回答错了受到教师的责骂,或是学生的嘲笑。在课堂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解题也没有什么思路,这类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在学习中不肯动脑筋,个性压抑,非常不利与学习。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教育干预
针对于不同特点的高中数学学困生进行教育干涉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一部分学困生是由于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引起的,这类学生主要变现为课堂上无精打采,作业不按时完成,数学成绩差等,想要这些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智力与情感上全面参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很大部分是因为教师,因此数学教师在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在教学时,还要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与热情传达给学生,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多注意到学生的生活,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然学生感受到重视。若是学困生认为数学反而无味,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在课堂的教学中利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一些生活的例子,把一些枯燥的定义,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是在知识讲解时,穿插一些有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抑制力比较薄弱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多表现为有学好数学的决心,但意志力比较薄弱,一遇到难题就放弃解决,听不懂就不了了之,易受外界干扰。对于这类学困生,在教育干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这类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只有当他们先了解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要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培养自觉性。如可以提供给这学困生实际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去完成,逐渐增加学生的意志品质。除了这些之外,还要对这类学困生最专题教育,让学生明白,困难是相对的,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获得成功,也可以为学生将一些意志坚强的例子,让学生以这类人为榜样,逐渐端丽学生的意志力。
教学不当引起的,在上文说到,很多地区的初中与高中都是分开的,一些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若是学困生是由这类原因引起的,就需要教师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向其他教师学习,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他的一些原因如家庭、社会等也有可能成为一大原因。数学学困生若是这类原因引起的,就需要教师能够教导学生正视社会环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社会,若是家庭原因引起的,就需要教师多多对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慢慢走出困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想要转化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采取有效地教育干预措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实现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等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邸海玉.拨云见日,走出困境--试论高中数学中的学困生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0):104-105.
[2] 陈少新.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界,2013(32):79-80.
[3] 卢世华.刍议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3):46-47.
[4] 王敬东.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学习中障碍的转化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3(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