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每个同学的班级,而不是班主任自己的班级,班主任老师要充分意识到: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到班级的管理事务中来,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一旦同学们加入班级管理效率成倍提高,而且会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增强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形成。
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积极性就越高,班风就会越好。自主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求而必然诞生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弘扬、培养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给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
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同学们,要大胆放手,但又不是说教师什么也不管,也不是让学生想方设法画地为牢,束缚自身,是在班主任的启发、引导、合作探索下,激发学生自己追求,不断学习,对自己的思想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纠正,以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
班级学生在班主任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协调一致地实现预定的班级教育管理目标的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自主管理正是基于承认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愿,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从外来的强制状态下和不平等的管理关系中解脱出来,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管理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负责,进对同学、班级、学校负责,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的过程。在实验“班级自主管理”方案过程中,班主任要从繁杂的琐事中轻松抽出身来,不断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奠定学生自我约束的基础;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学生自我管理;发挥示范教育作用,探索学生自我评价途径;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还要绷紧每一根弦随时去洞察班级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要以轻松的心态去面临学生的失误、缺点和挫折,要以紧张的心情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并改正自身的不足;要细心观察学生,耐心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自主学习提供能力;要注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每隔一段时间,找家长谈心、交流,通报学生情况,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还应邀请任课老师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的现状和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寻求解决的办法,使学生素质在自我发展、主动成长的过程中切实得以提高。例如我们七年级六班,在开始组成新的班集体时,我选择学习好,品质优秀的学生当班干部,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威信,才能团结大部分同学,做好班级工作。其次,我建立好班级档案,对于孤儿 ,单亲家庭。详细列表,时刻关注他们的性格发展,像我们班邵建超,他由于受电脑游戏的危害,得了自闭症,上课不能自理,对于他我时刻关注他。再其次,我选了五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当值日班长,每日记好班中的事物,一周一总结,由班长主持,班主任点评。
有这么一句话:老师对待小学生要手拉手的带他们走路,对待中学生要在前面领着他们走路,对待大学生要在后面看着他们走路。所以,让学生开展自主管理,让身边好的榜样来感染每一位同学,教育就如春风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学生开展自主管理以来,我觉得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因为学生每天相处在一起,学生干部能够抓住每一个细节和教育契机,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比较亲切和直接,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从而促使集体更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