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策略浅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策略浅析

作 者:迟晓伟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合展小学 137400)

摘   要:在学校教学中,后进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话题。但是就如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样,后进生经过努力一样可以称为“优等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基本的教学原则,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教学策略,有效的引导所谓的“后进生”转化,这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对学生和家长最好的回馈。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会,从爱心、情趣和实践几个方面浅析了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关键词:
关键词:数学教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只要有所谓的“优等生”的存在,就必然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所谓的“学困生”的存在,但是没有永远的后进生,就像没有永远的优等生一样。只要工作方法得当,后进生也可以转化为先进。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书育人的工作者,理所应当的要尽自己的所能去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真正的与之沟通,究其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自身认识到不足,愿意配合老师和家长,树立自信心,当我们将这种关心真心去洒向他们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从内心得到转变,使他们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对自己树立信心。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用真挚的爱心,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关心爱护,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后进生一般自制力差,学习上有一定困难,有的难免会发生厌学情绪,甚至会产生一种自卑的情绪。针对这样的学习心理,如果老师一味地辅导要求学生这样那样,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为此,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不鄙视他们,应充满热情的去爱每个学生,对后进生更要关怀备至。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漠然。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多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所以针对后进生回答问题不完整的现象,老师应注意多加提示,并积极的给予肯定的评价,从而引导他们完整的回答问题,长此以往逐渐提高学生自信度。在练习中多巡视提示,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在课外,多关心后进生的学习和生活,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长此以往老师的爱心一定会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用教师的情趣,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我们教师只有教得有情趣,学生才能学得有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这一点对后进生尤其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注意针对学生特点,设计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数学,喜欢上数学。例如教学《认识方向》中,我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学到这里你们一定很累了,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先宣布游戏规则:在每组组长那里有一张棋盘,棋盘旁边有四种颜色的棋子的走法,同学们根据和棋子相同颜色的要求,用手指指着跳,如先向东北跳两格,再向东跳三格,最后跳到哪一格就把哪一格的小纸片撕下来,四步跳完后由组长出示棋盘,当游戏规则宣布完,同学们就兴奋的玩起来,组内同学相互合作、讨论、思考、交流每步该怎么走,每个同学都投入到了活动中。棋盘游戏完成后,同学们又惊奇的叫起来:“有字,有字!”最后由各小组组长出示棋盘,“连成数学真有趣!”这句话给同学意外的惊喜,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在活动中后进生表现得也很积极。活跃的课堂不再是优等生的舞台,而是学生之间彼此的互相协作产生智慧的火花。
三、用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手和脑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这段话给我们的教学以很大启示。要是后进生转化成功,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如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呢?加强直观演示和学具操作,是一条主要途径。让学生通过观察并动手来摆一摆、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理解概念,掌握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最清,情最真,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后进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也表现得很积极,所以我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体味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示推导时,我没有机械的讲解,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动”境:让学生利用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学生剪完之后,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检查剪得如何,之后教师设问:“根据你们手中的小纸板,哪个小组能够将他们变成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自行练习拼接,有的小组拼接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拼接成了长方形……随后老师开始问:“谁能说出你们所拼成的图形,它的底、高、面和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面,两者有什么关系?谁能够利用这种关系归纳出梯形面积的公式?”学生通过观察,根据已经形成的图形表象,很容易就推导出了梯形的计算公式。最后,老师又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为什么公式都要除以2呢?”通过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用眼观察、用手拼接,不但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同时也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13年的年历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老师要用博大的胸襟去关心、爱护后进生,指点、鼓励“后进生”,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念,教给他们必胜的能力,他们将是社会的建设栋梁,老师也才能实现教育的育人职能。
   
参考文献
[1]孙委.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12)
[2]张咏.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J].学周刊B版,2014,(1)
[3]张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 [期刊论文].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2)
[4]陆书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小学版),2010,(9)
[5]王志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J].科学导报,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