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色文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品德教育实施路径
作 者:王 静
(阜阳市颍州区复兴路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研究围绕红色文化与幼儿品德教育的整合路径展开,深入探究红色文化要素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场景中系统性嵌入的方法。通过创建具有红色元素的文化环境(设置主题长廊,划分班级红色专区),利用红色儿歌等媒介载体,可以有效地推动幼儿道德意识的形成;依靠日常教学设计以红色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加强幼儿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勇敢品质;创建起家校协同机制,凭借亲子共读红色经典或者开展实地研学等活动,可以明显地提升德育效果。按照幼儿认知发展自身的规律来改良红色文化融入的方式,有益于唤起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还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给予助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幼儿生活;品德教育
前言
红色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很深刻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的教导价值,这同幼儿道德品质塑造的目标非常吻合。由于幼儿德育所面对的碎片化问题以及形式单一方面的问题,红色文化凭借着自身浓厚的历史背景、鲜明的革命特征以及特别的艺术表现手段,就能精准地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里的内在规律。将红色文化融合进幼儿生活里,既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方法,同时也是通过诸如环境塑造、设计主题活动和做好家园协作这些手段在不直接告知的前提下逐渐让儿童培养起革命精神,进而使其道德修养水平得到全面进步的方法。这个研究既拓宽了幼儿德育领域的理论含义,又为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德育系统供应了可以参考的证据材料。
一、构建浸润式红色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培育品德基础
幼儿园打造“红色文化走廊”于公共空间,用图文并茂形式表现革命英烈事迹与经典场景,通过鲜活视觉媒介来展现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再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促使幼儿在日常行走时就能直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内涵。在班级内部设置“红色主题区域”,摆放红色绘本、革命人物微缩模型以及手工制品等教育资源,比如放置《鸡毛信》相关内容,让幼儿随时查阅,从而在自主阅读期间渐渐体会到勇敢、智慧等核心价值观。校园广播系统在晨间活动或者午休时段播放经典红色儿歌,例如《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歌》等,营造出浸润式的音乐氛围,加深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逐渐形成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二、一日生活环节中设计红色文化活动,渐进培育品德素养
(一)晨间接待中融入红色礼仪教育元素
晨间接待环节,教师可组织幼儿互相问候,帮助他们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可以开展“红色小礼仪”主题活动,让幼儿轮流当“小战士”,用标准的姿态迎接同伴,学习一些基本的红色礼仪,比如行“小军人礼”,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二)教学活动融入红色品德教育元素
在语言教育这块,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红色文化经典素材(《雷锋事迹》),通过讲述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内涵,促使孩子去思索“怎样关爱他人”这类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与合作意识。至于艺术创作环节,则要让幼儿用绘画表现红色主题意象(五星红旗或者革命先烈),凭借视觉符号来传达爱国主义情感。在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块,规划“重走长征路”的情景模仿游戏,利用软垫和椅具搭建简易障碍物,帮助孩子体会历史进程中的艰难险阻,从而加强他们的坚韧品格与毅力品质。
(三)游戏活动中的红色品德体验深化
角色扮演区设立“红色小军营”,准备军装、仿真枪械等道具,促使孩子们以“小战士”身份开展“站岗放哨”“物资运送”等活动,以此优化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责任承担能力。在建构环节,通过引导幼儿用积木搭建“天安门”“红军桥”等象征性建筑模型,让孩子们领悟有关红色文化内涵,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四)生活环节中红色品德习惯的养成强化
午餐时段着重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意识,以“红军长征时期以野菜、树皮充饥”为例,深入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塑造节俭的价值观。午休结束以后,促使幼儿自行整理衣物并铺好床铺,目的在于锻炼基本生活技能,巩固自我管理能力,弘扬红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在日常的洗手环节,讲革命先辈在困难环境下珍惜水资源的故事,让幼儿感受水资源的珍贵,逐渐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和科学用水的习惯,在同伴互动时,重点激发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和文明礼貌的品质,结合红色文化里的团结友爱故事,帮幼儿塑造友善互助,尊敬他人的品质。
三、家园协同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构建品德教育合力
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平台,深入阐述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着重改进家长的认识水平。可以规划“亲子红色故事会”等活动,促使家庭成员一同阅读红色经典,加深情感联系。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可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选取合适的红色影视作品,比如《小英雄雨来》,并且结合节假日带领孩子去实地考察革命遗址或者烈士陵园,凭借这些实践活动来培育爱国精神。家长应当身体力行,于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守护公共秩序、参加志愿活动等等,给孩子们树立典范,进而做到红色文化默默无闻地流传。
四、结语
将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德育体系是一项长久且系统的教育工程。通过营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将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融入主题活动当中去、促使家长和学校一起培养孩子等等方式,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红色文化的内涵,从而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挑选合适的内容并采取合适的方法展开教学,以此保证红色文化教育的目的得以达成,给幼儿的成长赋予强大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引导。
参考文献
[1]吴坚.红色文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践路径探究[J].成才,2024,(21):34-36.
[2]阙南玉,陈宇菁.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家庭德育的对策研究[J].作家天地,2024,(29):2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