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统文化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探索
作 者:时 莉
(阜纺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主要探讨传统文化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路径。研究发现传统文化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以幼儿发展需求为导向制定课程,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及五大领域融入适宜的传统游戏;打造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游戏环境,包括公共空间及班级内部,本土资源的挖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增强游戏组织与指导等路径达到传统文化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深度融合的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更新,给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游戏;幼儿园课程;课程融入;幼儿发展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成为问题。幼儿作为文化的继承人,对于幼儿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载体,传统文化游戏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教育价值,将传统文化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充实课程内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但是目前传统文化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存在形式单一,资源整合等问题,因此研究传统文化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对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身体发展方面,例如跳绳、踢毽子这样的传统文化游戏,都要幼儿跑、跳、投这些动作,这样就将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也变好,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也得到发展。在认知发展方面,有棋类游戏,也有猜谜语等游戏,这些游戏要用到观察,思考,推论,判定这些认知能力,在游戏中可以调动幼儿思维的活力,也可以改善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言发展方面,游戏里面有很多地方要交流互动,吟唱儿歌童谣,这就为幼儿创建了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幼儿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别人说话。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传统文化游戏的群体性,幼儿与同伴合作、竞争,学会分享、互助、尊重他人,培养自信、有成就感,形成良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了解本土文化,产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二、传统文化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路径探索
(一)契合幼儿发展需求的课程设计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的状况来精准安排传统文化游戏课程。小班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动作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应该选择轻松又有趣,规则简单,动作幅度小的游戏,例如拍手游戏,手指游戏等,玩“小兔子跳跳跳”来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中班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适宜参与一定难度级别的游戏活动,例如跳皮筋,丢手绢,这样能帮助幼儿改善身体协调性。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适合玩一些棋类,传统手工游戏,围棋启蒙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策略思维。
同时将传统文化游戏应用到五大领域当中。健康领域采用跳绳、踢毽子等传统体育游戏;语言领域采用传统故事、儿歌类游戏;社会领域采用角色扮演类游戏;科学领域采用九连环、拼图等益智游戏;艺术领域采用传统手工、音乐游戏,全方位促进幼儿发展。
(二)构建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环境
从各个方面建立沉浸式传统文化游戏环境。幼儿园的公共场所创建游戏长廊,贴上传统文化游戏的来源,玩法等,让幼儿耳濡目染;设置传统文化游戏体验区,放置棋子,手工工具等游戏道具,让幼儿自由探索。班级环境营造时,按照主题活动来设置主题墙,展现游戏的精彩瞬间,幼儿的作品;在区域活动中,按照幼儿年龄发放合适的游戏材料,同时挂上传统的装饰,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游戏氛围。
除此之外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水乡幼儿园创设“水乡集市”游戏区,感受水乡生活;山区幼儿园创设“寻宝”游戏,了解本土的动植物;邀请民间艺人入园表演传统技艺并教授制作,让游戏环境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底蕴,让幼儿游戏有更多文化体验。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游戏组织指导效果
通过系统培训与实践来改进教师能力,改良传统文化游戏教学。幼儿园定时让教师去参加培训,民俗专家,学前教育专家等会讲授传统文化游戏的历史渊源,玩法规则,教育应用等内容,理论学习,现场表演等形式都可以,从而加深教师对传统文化游戏的知晓程度和组织水平;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案例并加以议论,促使他们自己学习,增添知识储备。
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幼儿的举动,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来指导;关注幼儿的社交活动,引导幼儿一起解决纠纷;碰到幼儿游戏中的问题就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解决,只是给予引导性的提示。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机会,将游戏与五大领域的目标关联起来。跳皮筋时,教师可以加入数学和语言的元素,让幼儿全面发展。
三、结论
将传统文化游戏放到幼儿园课程里面去,这是促使幼儿各方面进步,守护并流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好方法。经过按照幼儿自身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营造文化气息很浓的游戏环境,改良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利于开展指导等做法,让传统文化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到这样做不但提升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同时改善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还增强了幼儿的文化自信心。此外,在操作过程中还需不断关注幼儿游戏资源的更新变革,教师的指导是否正确等状况。日后仍需深入研究,让传统文化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发挥更大的效用,为幼儿的成长以及传统文化的流传增添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淋钰.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课程中的融入路径[J].亚太教育,2025,(03):142-144.
[2]李灿.幼儿园课程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路径探索——以“传统游戏,欢乐童年”民间游戏活动为例[J].考试周刊,2025,(03):16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