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作 者:王海燕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初级中学,河北 灵寿 050500)

 摘   要:本文从教学理念革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助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优化;创新;全面发展
一、革新教学理念,奠定质量提升基础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讲解、轻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需革新教学理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展开。
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个人观点。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查阅资料,尝试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情感,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适时给予指导和总结,而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优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但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进行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拓展。一方面,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本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比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除了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内涵,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经历,分享生活中感受到父母关爱的瞬间,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入课外优质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可以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定期进行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此外,还可以引入优秀的影视资源、新闻报道、网络文学等,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说明文单元时,引入科普类纪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说明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需求,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文知识。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播放与诗词意境相符的音乐,营造出浓厚的古典氛围,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境。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通过播放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视频,配以激昂的古典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庐山脚下,直观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任务驱动法
  布置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综合性学习单元“走进小说天地”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布置创作短篇小说的任务。学生需要先确定小说的主题、人物和情节,然后进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还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文章,可以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翻译句子、分析文章结构和主题。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攻克学习难点。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文素养。因此,需要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一)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作业评语、学习档案袋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终结性评价则以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将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二)自我评价、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人的优点,从而取长补短。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完成作文后,先进行自我评价,从文章的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反思;然后进行小组互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阅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教师进行评价,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和指导建议。通过多种评价主体的参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提升教师素养,保障教学质量提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一方面,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储备,深入研究语言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关注语文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及时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提高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和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反思,每节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之,搞好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革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初中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阵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