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家园共育视角下红色文化幼儿品德教育实践探索

家园共育视角下红色文化幼儿品德教育实践探索

作 者:高文雅 (阜阳市颍州区复兴路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摘   要:本研究围绕家园共育视角,细致探究红色文化在幼儿品德教育里的实际路径,通过系统整理有关理论依据并联系实例展开实证剖析,归纳出关键的实施策略,创建家园协同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规划多种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全面发掘并整合红色资源改善校园环境,研究表明,在家园共育框架里加入红色文化要素,既能有力推动幼儿道德品质发展,又可以明显加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的协同作用,给孩子全面成长给予坚实的观念保证。

关键词:家园共育;红色文化;幼儿品德教育;实践探索
引言
幼儿时期是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段,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个人日后的人格塑造和社会适应能力,红色文化作为承载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幼儿品德教育赋予了资源支撑,从家庭和学校协同育人的角度出发,构建多方参与的综合教育体系尤为关键,把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到幼儿德育实践当中,依靠家园共育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和学前教育机构各自的优势,营造出全方位、多维度的育人环境,促使儿童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这一领域尚缺乏实证研究支持,本项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
一、家园共育与红色文化幼儿品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家园共育理论
家园共育属于一种融合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主体的教育形式,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依靠双方的合作和互动机制来推进儿童全面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其核心理念遵循“尊重、平等、合作”这三个原则,目的在于促使家长深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并且提升自身的育儿水平,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首个环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学习场所,而且还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它所塑造的家庭氛围以及教养方法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幼儿园则依托专业资源和师资力量,给儿童给予系统化又科学化的教育服务,只有创建起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协同合作体系,才能更为准确地契合儿童的发展需求,从而为其健康成长构筑起稳固的基础。
(二)红色文化与幼儿品德教育理论探析
红色文化是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核心价值观念,幼儿品德教育要依照其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科学规划来达成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素养的形成,把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德育体系之中,凭借故事讲述、音乐欣赏以及各种活动,促使儿童领会革命先辈的精神内涵,从而引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而且产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幼儿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红色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多种表现形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加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优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家园共育视角下红色文化幼儿品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家园红色文化教育共同体的构建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依靠家长学校,微信群等多样化的互动平台,创建起常态化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在这个进程中,重点论述红色文化在幼儿德育方面的核心价值,全面表现幼儿园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途径和执行方法,而且征求家长针对这种教育模式的看法以及改善意见,例如,某园每个月举行一次专门的家长会,专门设立“红色文化教育”这个板块,促使家长讲述自己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体会以及家庭教育感悟,教师也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有关活动的情形,彼此一起商讨改良教学办法和改进计划。
(二)实施多元化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实际当中,要系统化地融合红色文化元素,营造出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可以依靠专门设计来制作红色主题课程,依靠故事讲述,歌曲传唱,绘画创作这些形式去传颂革命精神,英雄事迹之类的故事,有园方执行“红色故事分享会”这一活动,每天都利用餐前由老师来讲《王二小》,《鸡毛信》这些经典的红色故事,促使孩子感知那些革命先辈们的英雄气魄,智慧谋略等,安排幼儿加入到一些场景再现活动中来,鼓舞孩子们以扮演者身份重现故事发展脉络,以此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与领会,还可以把红色文化主题游戏项目引进来,像设置一个长征体验营之类的项目,在那里设置一些模仿过的关卡,并且让孩子亲身参与到里头去感受当时的状况,这样就可强化孩子的意志力,并且学会合作团队。
家长应积极担当起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努力营造家庭内部沉浸式的教育氛围,在节假日或者休息日的时候,带领幼儿去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之类的红色教育场地,亲身经历历史场景,领悟红色文化内涵,以某地革命纪念馆为例,通过展出实物,影像资料以及专业讲解,促使儿童全方位知晓革命先烈的事迹,做到精神上的熏陶,平时生活当中,家长可以一同阅读红色经典绘本,或者观看有关动画影片,像《小英雄雨来》,《闪闪的红星》之类的作品,围绕故事内容展开互动交流,从而培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认识,在特定的节日里,家长可以策划一些主题活动。以国庆节为例,可以引导孩子亲手制作国旗,学习唱国歌,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认同。
四、结论
红色文化幼儿德育模式作为培养幼儿道德素质的途径之一,借助于家庭学校协同力量,结合多种渠道资源开展多样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幼儿品德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存在着家长认知程度不够高、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等问题,将来要着重开展家长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操作能力,改善教学手段使之更富于互动性并达到实际效果,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起系统的教育架构体系,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并保留住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张艳云.基于地域红色文化的幼儿“一核三阶”式品德启蒙教育策略[J].好家长,2024,(25):74-75.
[2]林青.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品德教育课程的个案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