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实践探索

作 者:赵 盼 (泾县城关第四小学,安徽 宣城 242500)

 

 
摘   要: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来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评一体化 ”模式是应对低年级学生阅读方面语  言逻辑能力、文本理解能力普遍偏弱的有效对策。本文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 ” 理念,明确了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要点,提出合理定位  教学目标、延伸读写阅读课堂、统筹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小组合作模式等多项举  措一体推进“教学评 ”,使得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程效能的评融为一体,不  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低年级;阅读教学
一、“教学评一体化”概述
“教学评一体化 ”是指一节课中,要把评价引入教与学的全过程,用以评估 教与学,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个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 评价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对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度等的评价;结果 性评价指对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课堂小练习、课堂展演 等手段进行。由此可见,一节课教学前制定科学的、可操作、可检测的教学目标 是首要环节。这个教学目标也可转化为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学课文之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目标驱动,指引学生学习。最后,将此教 学目标转为可检测的课堂小练习,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
二、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
(一)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构建一体化阅读教学框架
在阅读教学中,目标的制定十分重要,应在课程标准总目标、学段目标的引 领下,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制定阅读教学目标。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以“观察 ”为主线,编排了《比尾巴》《乌鸦喝水》《雨点儿》,口语交际《我 会想办法》。这些课文内容都以动物为主角,充满了孩子的天真和乐趣,能够激 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在研读课本后,能够深刻理解到,只要细心观察,生活 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知识。本单元有两个学习重点:一是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1.深化语篇主题意义
五个任务主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眼睛观察。通过学习《比尾巴》,学 生认识了不同动物的尾巴,感受到不同动物的独特之处;阅读故事《小蝌蚪找妈 妈》,学生学会思考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拓展阅读《不一样的动 物故事》,让学生了解自然,在班里开展精彩故事我会说,加深学生的印象。学 生在学歌唱、朗读课文、角色扮演等活动中亲近文本,例如通过唱《蜗牛与黄鹂 鸟》,学生可以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强和动物的亲近感。对于低段学生来说, 即使在书中、在课堂上对动物有了一点认识,但更多的还只是表面。笔者通过这 条主线,创设了阅读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切身地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
(二)延伸读写阅读课堂,拓宽一体化阅读教学路径
1.以评促思,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阅读能力目标,采用多样化的阅读评价来衡 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水平。在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阅读记录本的方法来记录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专属阅读记录本, 使用粘贴、图表、评星、绘本、小报等方式进行记录,记录描绘故事情节、制作 动物名片、撰写角色日志、评析文章等内容。不需要批改阅读记录本,只需要定 期展示并互相欣赏即可,在阅读交流会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这些阅读记录本 进行交流。
2.以评促写,积累语文写话素材
比如“精彩故事我会说 ”环节,笔者出示《小兔拔萝 卜》的图片,先让学生 结合图片写故事。一位在写话方面非常吃力的学生这样写道:一天,小兔去拔萝 卜。老师则可以这样评价:句子通顺,标点正确,你进步很大,如果写清楚小兔 去哪里拔萝 卜就更好了。评价语具有针对性、多样性,能促使学生写作有兴趣, 写作有个性。看图写话,图中有同,想中有异,教师有效指导是前提。只要学生 会看、乐想、自然会写,只要学生品尝到了写话的喜悦必然“愿写 ”,所以教师 一定要重视指导,扎实训练。在学生写话过程中,教师应该专注于发现学生在写 作上的亮点,并采用正向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力量。学生交上来的作品, 要精心批阅,尽量把尺度放宽,在学生的写话本上多画五角星,写“能多一点好 词就更不错了 ”“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 ”“这里的描写真精彩 ”等具有激励性的 评价语,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增强写作自信。
(三)统筹开展阅读活动,提升一体化阅读教学趣味
1.主题型阅读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是有限的,无法做到与所有学生的一 对一的交流。于是,笔者设计“亲子阅读卡 ”,明确和家长一起读的要求,让阅 读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和家长的身上。比如,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一起读《春节童 谣》时,提问班上的学生:“你知道春节还有哪些习俗? ”部分学生回答:“吃 饺子 ”“吃长寿糕 ”“放鞭炮 ”“贴春联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都 能够进行富有创新性的表达。因此,笔者在“亲子阅读卡 ”中安排家长来提问的 项目,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说一说,然后利用早读时间进行抽查互动,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有位学生在阅读卡上这样写道:小孩小孩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 年!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欢欢喜喜过大年!根据学生阅 读卡上的星星数量来进行奖励,这样做能够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2.拓展型阅读活动
低年级学生不仅识字量有限,自主阅读能力也有限,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书 的学生还较少。同时,低年级课外阅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养成阅 读的习惯,低年级学生理解力还不够,对阅读的热情并不高,而兴趣、习惯都是 不可估算的,它是对阅读的一种喜爱或关切的态度。因此,笔者选择了主题有趣、 人物性格特点突出的《可爱的鼠小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绘 本很感兴趣,一年级课文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人物、动物,笔者引导学生制作连环 画。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完成了童话故 事连环画的创作。文字故事变成有趣的连环画,再引导学生将画转变为用语言、 神情和动作表达,形成声情并茂的有声故事,学生纷纷表示要在家里讲给父母听。 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的作品,笔者开展了“我最喜欢的连环画 ”推选活动,通过自评、学生投票等方式选出“我最喜欢的连环画 ”,并在班级宣传栏、班级公众 号、班级微信群中展览。
三、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教师课上指导、培养学生主动性以及多层评价机制的配合, 可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阅读教学的高效运行。教学评价重在读法引导、能力 提升而非书目数量的盲目追求;重在个性化阅读经验的建构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 成,而不仅仅是考试的分数。运用得当的评价会是推动阅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洪.“双减 ”背景下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界.2023(32):65-67.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3]王丽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 ”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3(30): 49-51.
[4]汪海燕.“教学评一体化 ”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J].江西教育.2023(4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