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 者:黄 惠
(临海市桃渚中学,浙江 临海 317013)
大
中
小
摘 要:本研究围绕着初中化学实验课开展科学探究精神培育,根据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以及初中阶段《科学》八年级下册课本内容,提出如下优化方案:围绕“问题”设计情境,在小组内组织分组探究活动,利用模型和符号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探究能力,从而推进化学实验课的科学探究素养培养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探究精神;教学策略
引言
在初中化学教育体系当中,实验环节属于核心要素之一,对于塑造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探究精神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又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凭借对大量化学理论知识及实验活动内容的整合处理,给开展科学探究式教学赋予了重要的资源支持。深入探究该教材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有效路径,对改善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当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取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以“化学方程式”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固然重视方程式的书写规范以及计算方法的讲解,但对如何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深入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及其质量守恒规律这样的问题关注得不够,于是造成学生很难全面领会化学方程式的实质意义,从而影响到科学探究素养的提高。实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少互动性,很难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激发出来,进而限制了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研究性问题的设置起重点作用。教师利用教材内容搭建情境化问题框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以“空气与氧气”为主题,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开放式问题:“怎样证实空气中含有氧气?”还有“氧气具备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此类问题既能够促使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又能够引领他们去制订实验计划并付诸行动。通过情境化的提问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积极投身于实验进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团队协作与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实验是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二氧化碳”专题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比如深入探讨二氧化碳同水反应的机理或者灭火原理等核心问题。各个小组成员要按照任务分工相互配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收集数据,通过交流互动剖析实验现象,最后达成一致看法从而得出成果。这样的过程有益于改善学生的动手技能,同时能够加强他们倾听别人观点,一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科研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三)模型符号辅助教学在化学知识理解与探究中的应用
教材里的“微粒模型与符号”这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了模型和符号在化学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在实验环节里,教师借助模型与符号来加深学生对抽象化学概念和原理的认知,促使他们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以原子结构为例,教师利用原子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剖析原子内部的构成情况以及它的微观特性,深入探究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和电荷分布这类重要问题,进而找出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之间的关联。用模型与符号这些工具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整体理解的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改善科学探究过程的效率和成果质量。
(四)激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以提升创新能力
学生若已掌握一定的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教师便要重点引领他们开展自主设计型实验活动,从而锻炼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素养。在“氧化与燃烧”相关课程结束后,可以安排学生就特定物质的燃烧状况开展探究性课题,促使他们依照自身想法挑选实验材料与方法,并通过实验去检验自己的设想。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独自思索,全面查阅资料并解决问题,这对改善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明显的推动效果,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策略实施的保障与评价
(一)教学资源保障
教育机构要配备足够齐全的化学实验设备和试剂,为实践教学形成稳固基础。教师要整合教材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增添教学内容,采用新奇手段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学习要形成起完备的实验设备更新制度,从而保证实验设备运转稳定又安全,可以创建专门的运维队伍,负责设备的维护,检修以及升级改造事宜,图书馆得塑造化学学科的综合型文献资源库,包含纸质图书、电子期刊、在线数据库等多种类型。同时设置起有效的检索系统,给师生赋予方便的信息获取途径,扩大他们的学术眼界,依靠产学研协同革新平台,引进最新的科技成果,促使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分析水平,成果产出等角度来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多维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实验活动当中,进而达成整体的科学素养提升。
四、结论
培育初中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这是提升他们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通过塑造探究性问题情境,安排小组合作实验,利用模型符号辅助教学,促使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完备的教学资源支撑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机制为这些活动的开展给予有力保障。放眼将来,教师要持续改良教学方法,加深对科学探究精神的培育力度,推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米银科.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班主任,2025,(10):127-128.
[2]张槐乾.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探析[J].中学课程资源,2025,21(04):6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