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新课标背景下问题驱动的 高中物理基于“问题链教学法”的策略探讨
作 者:赵晓娜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灵寿中学,河北 灵寿 0505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学模式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他们会尝试像科学家发现知识那样去探究问题,虽然无法像科学家高深度地探究, 但却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的思维去探索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设计问题链或问题族,能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借助问题更好的探究物理知识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新课标背景下问题驱动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问题链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链;民主性;探究性;梯度性;巧妙设计
英国科学家波普说过: “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在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人类在探索过程重要的思维方式,当问题解决完之后,人类又会发现新的问题, 然后再解决
一、“问题链教学法”的定义及操作原则
(一) “问题链教学法”的定义
“问题链教学法”是指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以一定的方式串联成一条和几条问题链,在链条里,物理知识以相互联系的方式呈现,学生只要将问题链研究清楚, 教学目标就实现了 .在问题链教学法中,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学习,他们根据问题进行复习巩固,课前预习,然后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师生、生生在讨论中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发现新的问题,由于有些问题难度比较大,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要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如同伴之间的互助,学生之间的激烈探讨,物理实验的探究等,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达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并在解决过程中发现物理知识,获得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问题链教学法”的操作原则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问题链为课堂模式时,教师要紧扣高中物理教材特点,紧扣学生实际灵活地运用,为了让问题链教学法发挥出最高效率,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A. 民主性原则 .学生作为问题链教学法的主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着问题探究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构建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情参与问题探究
B.情境性原则 .在问题链教学法中,有效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情境中,学生会有问题意识,教师只要巧妙引导,学生就能主动发现问题,还能借情境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之后,情境还能让学生为新问题的发现提供灵感,从而让学生借助问题更好的探究物理知识
C.探究性原则 .高中物理是一门探究性强的学科, 教师在设置问题链教学法时,要突出探究性,通过启发诱导学生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究问题,发现知识
D.梯度性原则 .在设计问题链时, 要紧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难度,设计科学的、有梯度的、有层次的问题链,问题与问题之间,新旧知识之间是循序渐进的,连续性的
二、“问题链教学法”的操作策略
(一)巧妙设计导入情景
让问题链教学法更有效在实施“问题链教学法”时,恰当的情景能让问题更好的呈现,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作用,高中物理的知识非常有趣,但也是比较难的,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怎样将学生吸引到新课的探究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创新引入方法,从而让学在引入中产生问题意识 .常用的引入法有: 故事引入、问题设疑、讨论引入、复习导入、实验引入等,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采取新颖独特的引入方法,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 .如在学习“单摆”时,我以科学家的故事为引入: 1862 年,年仅 18 岁的伽利略离开神学院进入比萨大学学习医学,此时的他对自然科学有着无穷的疑问,他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对自然科学的探究上 .有一次,他在比萨大学忘掉了向上帝祈祷,而是双眼注视着天花板上悬垂下来摇摆不定的挂灯,他在静静地思考研究普通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只见他右手按着左手的脉搏,口中默默地数着数字,终于第一个明白了挂灯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于是,“单摆的运动规律”走进他研究的世界, 并最终为人类奉献了能准确计时的仪器 . 导入完成之后,学生既对科学家产生了敬佩之情,又产生疑问:挂灯每摆动一次的时间为什么相等呢?于是,问题产生了,从而带着问题去探究新课
(二)精心设计问题串,让问题链教学法更有效
问题链离不开问题, 而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探究性、针对性,使学生借助问题能够更好、更全面地研究问题、探索知识 .在问题链中, 学生能发现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中的重要连接点,学生的迁移性能力和发展思维得以全面培养,还是以“单摆”一课为例,当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后,教师和学生共同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组成了问题链,如:单摆的理想化模型是什么? 单摆的回复力是哪个力或哪个力的分力? 在偏角很小的情况下, 如何证明单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运用了什么科学方法来探究它? 如何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在“问题链教学法”中,它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课堂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问题并非由教师直接产生,而是学生自主发现或者师生共同讨论发现的,问题解决也并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主动探究出来的 .教师只是作为问题解决和发现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他的作用是点拨和引领,但具体的探究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于是,物理课堂成为了学生探究的乐园,虽然有可能学生要走很多的弯路才能探究出物理知识,但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课堂不再是重结论,而是重视推导过程
总之,高中物理作为一门探究性强的学科, 有效设计“问题链教学法”能让学生借助问题切入物理探究,同时,问题链让学生在探究时能发现各个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