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锁植物角“锦鲤密码”: 幼儿探究式学习课程的创新路径
作 者:黄艳萍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幼儿园,福建 莆田 3511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论文围绕中班幼儿教育展开,把植物角的鱼池与锦鲤当作研究对象,探寻幼儿对锦鲤的关注怎样引发对植物角的探究。鉴于教师在课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状况,给出整合经验,给予支撑,联合各方力量,营造环境等改进办法,通过测量,观察,搭建等活动,幼儿利用感官和工具去探究,从而提升自身多种能力。课程执行后,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并且对课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旨在为改良课程指引方向,力求发挥植物角的教育意义,推动幼儿全方位成长。 关键词:中班幼儿;植物角;探究式学习;创新路径
引言
当下幼儿教育正在革新,班本课程由于契合幼儿的需求和兴趣而备受瞩目,该课程依托幼儿的现实生活,可激发学习的自主性,植物角是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探寻自然的小天地,蕴含诸多教育资源,适宜开展探究式学习。中班幼儿对周边世界有着很强的探知欲,班级植物角的鱼池和锦鲤引起了幼儿的注意,本研究以“解开植物角的‘锦鲤密码’”为核心,考察幼儿探究式学习的新途径,助力幼儿全方位发展,也为班本课程的操作给予参照。
一、课程的缘起——鱼池的变迁与新发现
(一)发现:鱼池“搬新家”
在小班阶段,班里有一个宽敞的鱼池,幼儿常聚集在鱼池旁,观察鱼儿的游动,注视着水面泛起的波纹;升到中班后,班级教室搬到了二楼,鱼池也移到了楼上,由于二楼走廊空间有限,鱼池的面积有所减小,但仍然处于植物角最显眼的地方,还是幼儿们关注的焦点。一天自由活动期间,几个幼儿围聚在鱼池旁边议论纷纷,其中一个说:“鱼池变小了,锦鲤会不会不开心呀?”另一个接话道:“它们的家变小了,会不会游得不舒服?”幼儿们这般忧虑锦鲤的生存状况,如同点燃探究热情的火种,因此,本研究启动了一项针对植物角鱼池及锦鲤的综合考察活动,这便是探寻植物角“锦鲤密码”的班本活动。
(二)班本课程实施的短板识别
在活动筹备阶段,对教师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深度引导意识:部分教师之前组织活动的时候,并未深入挖掘幼儿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需求,此外没有引导幼儿针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展开深入思考与探究,仅停留在表面认知水平上。比如幼儿观察鱼池的时候,教师仅要求幼儿简单描述所见的情景,并没有做更多的引导,让幼儿去思考锦鲤生活习性和鱼池环境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等问题。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植物角的鱼池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教师未有效地整合周边的其他资源,比如未把有关锦鲤的绘本,科普视频等纳入活动当中,而且也没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因此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二、课程的深入——“锦鲤密码”的探秘
(一)基于幼儿兴趣整合已有经验
中班幼儿以小班观察鱼池为基础,已积聚了一些经验,《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提到,4-5岁幼儿“可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找出并阐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者某一事物前后的变化”,依靠此,教师引领幼儿回想小班观察鱼池的情形,安排幼儿探讨“锦鲤在变小的鱼池里可能遭遇什么问题”。幼儿积极思考,有人讲“空间变小,氧气是否会短缺?”,也有人说“鱼食是不是要少喂些?”“锦鲤的家变小了是不是不能养很多条锦鲤了?”追寻幼儿的交流情况,展开了首次探究活动——丈量鱼池大小,幼儿运用绳子,积木等工具,试着量出鱼池的长、宽、深,在此期间,幼儿不但对鱼池空间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而且初步体会到测量的办法,整合了先前的经验,为后续探究活动形成了基础。
(二)汇聚多方力量,拓展研究空间
家园合作:通过班级群向家长宣传此次班本活动,邀请家长同幼儿一道在家查阅资料,从而深入认识锦鲤知识。家长们积极响应,周末带孩子前往水族馆和公园游玩,在水族馆里,幼儿们满怀好奇地打量锦鲤,询问家长锦鲤尾巴大小与其游动速度是否有关系。回家后,孩子和家长一起翻阅绘本,观看科普视频,还在班级群分享各自的体会,玥汐激动地发送语音消息:“我知道啦!锦鲤喜欢吃浮游生物和水草,我们以后可以给它们喂点小水草吗?”。家长们也积极投身于鱼池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宇浩的妈妈带领孩子找来彩色鹅卵石和仿真水草,宇浩在班里愉快地讲道:“我和妈妈找了许久,这些石头滑溜溜的,小鱼在上面游肯定很舒服!”家长同幼儿一起给锦鲤营造舒适的家,不仅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还拓宽了幼儿的学习视野。
同伴互助:活动期间,幼儿分组参加鱼池搭建与锦鲤观察活动,第一小组在搭建过程中展开热议,千浔首先提出先放大石头做底部基座,但星宇担忧石头过重难以操作,此时玥汐想到可以借助开运动会的小推车来运送;在设计布局环节中,第二小组的晞瑶手持树枝于地面描绘计划图,她的构思得到其他小伙伴一致认可,此外,佳滢在细心记录场景时,一边画画一边讲述:“今日放置了5个大石头和3株水草,小鱼游得可开心啦!”通过协作配合,幼儿之间彼此交流、互相学习,解决问题,提升了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结论
本研究以植物角的“锦鲤密码”为核心,中班幼儿对植物角鱼池及锦鲤抱有兴趣,在此基础上探寻幼儿探究式学习课程的新路径,通过整合经验,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营造合适环境等举措,幼儿在认知、能力与情感层面均取得大幅发展。课程实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引导缺乏精准度,社区资源整合短缺等情况。日后应提升教师的观察力,改良引导策略,拓宽资源整合途径,从而挖掘更多教育价值来推动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瑶瑶.聚焦儿童视角支持探究式学习[J].第二课堂(D),2023,(09):88.
[2]殷玲玲.探究式学习理念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J].天津教育,2023,(17):183-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