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作 者:陈佳奇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三圣院乡中心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500)

 

 
摘   要: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激发兴趣;激励;创新;想象力
一、提高重视,转变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数学、语文、英语等传统基础课程的学习,而把小学音乐课程作为选修课来上,一些偏远地方学校,受限于师资力量等条件,甚至直接取消了音乐这门课程,这就使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甚至有些地区的学生完全不懂基础的乐理常识。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广大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利用小学音乐课程,真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以达到陶冶小学生审美情操的教学目的。
二、激发兴趣,转变方法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导师。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掌握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音乐欣赏和音乐教学中,加强自己对音乐之美的认识。如,在四年级《雨中乐》一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电闪雷鸣波尔卡》录像,让学生分辨音乐中所体现出的“电光霍霍”和“雷声隆隆”,感受雷电的音乐形象,从而提高欣赏音乐的'水平。
三、转变地位,激励制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主体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思维。如,在讲解《柳树姑娘》这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欣赏装扮春风、春雨呼唤的柳树姑娘图片。然后集体探讨柳树这种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的品质,不断加强学生对柳树的喜爱,从而自然流畅的导入新歌学习中,使学生在看、听、读、唱中,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另外,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喜欢受表扬的心理,创立激励机制和奖罚机制,通过小组竞争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总之,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会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的同时,从多个方面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
四、合理应用多媒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普及和应用,教育事业方面也不例外,多媒体的应用就是最好的例证。所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工具,其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是一个集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的技术,其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音乐教学场景,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学习中来。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抓住学生爱玩的这个特点,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来进一步活跃课堂的氛围。如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根据音乐环境自己编一套动作或者让学生模仿音乐中小朋友的动作等。这样在同学们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的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师教授有关《春秋花月夜》这篇音乐欣赏课之前,可以提前在课下搜集一些与这篇音乐课有关的音乐、图片或视频短片等素材,并将这些音乐素材做成PPT的形式或视频的形式,待正式上课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插入这些素材,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真实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氛围中感受这篇课文所要表述的感情,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五、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往往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长时间的被动学习状态,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此外,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音乐方面所表现出的各项能力也参差不齐,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加注意,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打击部分水平较低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的还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是在必行。而就具体方法而言,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游戏项目来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班级中开展一些话剧的表演活动来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促使学生在音乐知识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例如,教师在教授有关音乐节奏方面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来提高同学们听课的效率。如教师可以将预先准备的五张节奏卡片分给同学,让学生依据比赛的方式来根据音律打出对应的节奏,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5人一组的小组,并要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小组中的各个成员都可以各司其职,有的用手拍节奏、有的在思考、有的在安排节奏。最后教师需要对于小组的节奏安排情况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多方位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六、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的时期,其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具有高度的好奇和兴趣。教师课可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目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往往更加侧重于教授学生的唱歌方式,这样很自然地会使课堂显得单调、乏味,久而久之,学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其与教材的授课内容相结合,以一种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展示给学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授有关《军队进行曲》部分内容的时候,待学生听完之后在其脑海中会形成哪种形式的场景画面,是游泳、跑步的场景还是跳舞、走路的动作呢,无论哪种形式的联想画面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有关的授课内容。此外,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还可以促使学生将想象转换成抽象思维,提高其理性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要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方式,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的束缚,努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对于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创新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才可以得到切实的落实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