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项目:本文系宁夏高校教育教学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B348-107)]
[摘 要]立足吴忠市及周边地区,以服务宁夏食品行业为重点。在分析本地区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等方面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物质文化追求的不断增长,更加现实出食品工业前途无量,食品工业北成为永胜不衰的朝阳产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我院于2007年开设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近几年,我院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构建了“岗位、课程、活动”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1、食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著名的中国回族之乡、塞上江南的鱼米之乡——吴忠市,是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奶牛养殖基地、精细蔬菜等产业的基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促进了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目前清真粮油加工、乳制品加工、枸杞产业、清真糕点米面制品、脱水蔬菜、果品加工、清真饮料和清真肉制品加工等食品加工主导产业,且清真食品产业链条不断引申,清真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呈逐年攀升之势。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吴忠市拥有食品加工企业54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2家。随着本省、本地食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具有一定相关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应用型人才。再加上近几年食品加工企业的多样化、多层次发展,虽然形成了以粮食、农畜产品、乳制品加工、焙烤食品加工、果蔬加工、饮料生产为主导行业的加工产业格局,但方便食品、快餐食品、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发展迅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每年也提供大量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就业岗位,食品工业已成为朝阳产业,这些都给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就业市场.所以食品加工就业前景是有希望的,国家政策也在大力支持食品行业的发展。
无论是社会需求、经济的发展,还是国家的要求都促使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探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其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能准确掌握市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我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参与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按照食品行业企业职业标准,构建基于食品行业工作过程的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实施了“岗位、课程、活动”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2.1 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通过本地区食品行业的调研分析,根据吴忠市及周边地区食品行业岗位群的发展需要,我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主要培养从事食品加工、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等三个岗位群工作,并掌握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食品质量标准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并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如图1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2.2 实施“一三三一”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一条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为指导,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坚持以培养学生“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为主线,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个依托。依托“理论教学”,向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依托“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依托“活动指导”,为学生创造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搭建展现个人素质的舞台,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三个基础。一是要有食品主要岗位知识基础,二是要有食品主要岗位能力基础,三是要有职业人为素质基础,以确保其具有“一个中心”所要求的“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和良好理论素养。
为了克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平衡“三个依托”,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强化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手段(如:建立食品加工仿真实训室、模拟工艺流程、模拟企业加工)以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创造真实训练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凸显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50%以上。
一个落脚点。是指专业教学全过程一定落脚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
图2 “一三三一”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3“教学与考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我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根据行业从业资格的要求,将食品通用资格证培训直接纳入了教学,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考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3.课程体系的建立
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食品加工、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等3个主要职业岗位群的特点,剖析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以职业素养课程、职业专业能力课程、过程能力课程、项目课程、工学结合课程、产学研结合课程等构建专业课程体系。3个主要岗位群人才必备的3项核心职业能力为食品加工所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和各类食品加工能力、食品原辅料和半成品及成品检测能力、食品生产管理和质量体系的构建能力,为更好地培养这3项岗位职业能力及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共同开发《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检验》、《食品质量管理》等4门整合的项目课程,创建“333”课程体系。如图3。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将食品发酵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等整合为“食品加工技术”项目课程;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等整合为“食品分析与检验”项目课程;将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质量管理、食品企业管理等整合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项目课程。将食品行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企业规范纳入课程中,如食品检验工、杀菌共等的职业资格标准纳入教学内容中,建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推行了“双证书”制教育,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冬红,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回族研究,2010(3)
[2]展跃平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农产品加工,2010(7)
[3]程凌.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