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园社协同共育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作 者:李雪梅
(洪山区实验幼儿园,湖北 武汉 430070)
大
中
小
摘 要:社会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劳动教育则是促进幼儿全面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时,家园社协同共育模式释放出别样的活力与实践路子,本文拆解了家园社协同共育对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同时对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所显现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相适配的解决路径?核心在于助力幼儿劳动素养的提升,为其未来发展筑起稳固的基石。 关键词:家园社协同共育;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幼儿阶段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劳动教育的意义格外重要既关联到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又融入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日常情境,悄然构筑独立生活的根基;手脑配合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唤醒责任感与协作意识也会顺势萌发让幼儿初步理解分内之事并尝试分工合作;资源短缺和形式固化成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明显瓶颈,这种局面下家园社怎样形成合力便更值得深入探讨。
一、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部分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模式略显单一,大多倚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占比微乎其微,教师在教室里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时,幼儿仅仅扮演着被动聆听的角色,缺少亲手操作的机会,这样一来孩子很难对劳动教育萌生兴趣,参与度也自然处于低位,另外有些幼儿园组织的劳动项目缺乏创新亮点,始终徘徊在打扫教室或者栽种植物这类传统内容上,无法匹配幼儿多元化学习需求所引发的成长冲动。
(二)幼儿园家园合作不足
虽然许多幼儿园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落实到劳动教育时仍暴露出一些不足,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显得漠然?认为孩子年纪尚小,更多关注学业成绩,从而轻视了劳动教育的作用,与此同时幼儿园与家长间的互动缺少有效的衔接机制,交流停留于表面,幼儿园极少主动邀请家长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家长对于相关计划与具体内容所知甚少,自然难以适时提供给孩子必要的引导支持。
(三)幼儿园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
社会上的劳动教育资源虽说种类繁多,但幼儿园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并未将这些资源的潜力彻底释放出来,不少幼儿园与外部机构或者企业的互动寥寥无几,幼儿鲜有机会踏入社会劳动环境去感知各类职业的特性及其背后的意义;再加上组织社会实践时面临的安全顾虑、活动推行障碍等诸多烦扰,社会资源在幼儿园劳动教育领域也就没能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二、家园社协同共育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一)创新教育形式,充实劳动教育内容
幼儿园需挣脱传统枷锁,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形态,可以尝试设计趣味与教育价值兼备的课程内容,例如“小小陶艺师”这种课程,幼儿能够凭借亲手制作陶作品磨炼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同时也能捎带脚领略传统手工艺文化知识;又如“小小美食家”课程,引导孩子们参与食材筹备、烹饪操弄等环节,让他们学会识别食物并懂得珍视。应当充分运用情景式以及游戏化教学方法,好比营造“环保小卫士”情境,孩子们模仿环卫工人的姿态捡拾垃圾、分辨垃圾种类,这有利于提升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也可以筹办“劳动技能大比拼”的游戏活动?像是举办系鞋带或者叠被子比赛,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态与参与热情,在相对轻松的气氛下强化其劳动本领。
(二)强化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得强化与家长的交流协作,打造紧密相连的教育团体,能先用家长学校、线上讲座这些形式,深度传递劳动教育在幼儿成长里的重大意义,促使家长观念慢慢转变,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程度并不低于学业成绩,进而形成恰当的教育认知?完善家园互动机制以及创立多样的沟通渠道同样很关键。像是利用微信小程序搭建“幼儿劳动成长记录”平台,这样方便家长和老师随时记下孩子在家或者园内的劳动状况并进行交流;或者是安排“家长劳动教育分享日”,让家长们能够在其中交换家里实施劳动教育的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借鉴。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有着特殊意义,例如以“家长助教”身份走进课堂,向幼儿讲述生活中具体的劳动方法与个人经验?在共同设计亲子劳动实践活动时,类似亲子种植或手工制作类项目不仅缩短了亲子间的距离,还悄然提升了幼儿的劳动兴趣与技能水平,这种方式让劳动教育更生动也更具实际意义。
(三)善用社会资源,拓展劳动教育空间
幼儿园可尝试拉近与社会各界的距离,将分散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为孩子搭建更广阔的劳动实践平台,例如联合社区、企业及公益组织共建固定的劳动教育基地,让小朋友参与不同的实际活动,像社区里的“小帮手”活动中幼儿可以美化环境或陪伴孤寡老人,而企业的“职业体验日”则使幼儿能走进工厂、超市或者医院,去感受各种职业内容及劳动价值,不过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时难免会遇到安全隐忧和操作困难,于是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与活动流程便成为重中之重。活动开启前对实践场地执行全面安全检查十分必要,同时还要细致地向幼儿传输安全知识,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职能划分尤为关键,它关系到幼儿的安全保障与流程的平稳运行,活动落幕之后要迅速着手总结反思事项,不断调整完善方案细节,助力提升幼儿的劳动观念及其综合素养。
三、结论
家园社联手共育算是提升幼儿园劳动教育水平的一条靠谱途径,建立协同共育框架?开展各类劳动教育活动,加强师资培训与家长引导,就能有效整合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推动幼儿劳动素养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推进过程中三方需齐心探索尝试?逐渐打磨这一合作模式及其方法,为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营造适宜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J].智力,2024,(33):80-83.
[2]贾妮.“家园社”协同共育理念下幼儿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4,(13):73-75.
[3]明未芬.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4,(19):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