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析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作 者:韩延存
(舒城职业学校,安徽 舒城 2313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经济与科技持续进步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需要进行改革。大学美术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培育学生美术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艺术素养的重要阵地,为了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应该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点,引进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打造开放、智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成效,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化;美术教学;教学措施
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为大学美术课堂灌注了新活力。过去所应用的灌输式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环境的要求。对此,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点,为学生打造趣味性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下文笔者将对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改革措施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建议。
一、信息化技术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向。对于大学美术课堂来说,通过引进并应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借助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们可以轻松获取全世界范围中的艺术作品与资料信息,延展了视野,开拓了艺术思维,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1]。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数字绘画、3D建模都成为了可能,学生可以应用更新颖的工具进行创作,提高作品表现力。除此以外,信息技术还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借助线上教学、虚拟课堂等形式,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美术熏陶,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二、探析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环境
课堂属于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们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如若要想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应该提高对环境的关注与重视,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氛围,借助环境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乐于进行美术知识探索,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与提升,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知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各类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大学学校也跟随时代脚步前进,引进并应用了智能技术、设备等,展开了信息化建设。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发挥出科技手段的作用,为学生打造充满趣味性、开放性的信息化环境,通过多媒体与互联网,为学生们展示将声音、文字、图画等融为一体的教学空间,以此促使学生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氛围下提高美术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美术学习兴趣。除此以外,大学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校园美术活动展示空间,为学生们进行美术实践提供优良的平台,还可以构建学校美术专用图书室,让学生们将所学到的美术知识进行实践绘画,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在这种环境促进的作用下,实现学生美术能力提高的目标。
(二)保障教学成效,丰富教学内容
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中,美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形成创新思维,积极进行教学优化,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为美术教学灌注新活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数字技术、网络资源等不断涌现,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工具,将传统美术教学和现代化科技之间进行结合,构建出多元性、交互性的教学模式[2]。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媒体,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艺术作品的高清图片、视频资料等,让学生跨越时间与空间赏析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这样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但延展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动力。
为了实现充实教学内容的目标,教师还可以组织跨学科学习,将美术与其他专业科目之间进行结合,为学生设置项目化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美术的理解,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不但充实了知识体系,还培育了学生们的艺术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认识到社交媒体的作用,创设线上展览、网络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网络空间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观摩并学习其他人的艺术创作。这种开放、包容的教学模式,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交互成效,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
(三)促进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手段是通过一种具有辅助性作用的方式融进并使用于现代美术教学课堂中的,这也是信息化教学深化落实的基础。在实际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而不是让信息技术成为主导。对此,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优化教学结构,认识到过去美术课堂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整改教学方式。纵观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传统的大学美术课堂中,经常会产生教师为核心、教师为课堂主人公的情况,忽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也无法激发学生们的自主能动性,这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有着严重影响。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该借助科学技术,创设翻转课堂,改革教学结构,将学生为主体,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班级平台等手段,让学生自主操作信息技术,完成教师下发的美术任务,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应该在此进程中发挥出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敢于自主尝试,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这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大有裨益。
(四)完善教学课堂,科学教学评价
过去的美术教学中通常会产生忽略评价的情况,即便进行了教学评价,也过于偏重于学生们的绘画技能与作品效果,这种评价方式是片面的,无法全面体现学生实际情况。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优化评价方式,借助数字技术,详细记录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如创作思路、技术应用等,以此对学生综合能力展开评估。这种过程性的评价不但重视成果,也注重学生们在学习进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在信息化环境中所进行的教学评价,更加关注个性化与差异化,经由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特性与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不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对于评价方式上来看,教师也可以发挥出科技的作用,创设信息化评价空间,通过在线展览、网络投票等形式,提高评价趣味性,在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保障评价成果公正客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美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美术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为学生们打造智能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大学美术课当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骏.大学美术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之初探——评《美术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论文,2019,14(07):839.
[2]汪洋.“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0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