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我对搞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

浅谈我对搞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

作 者:曹莉华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初级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0500)

 摘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系统逻辑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本文主要从兴趣、严格、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严格;质疑;勤于思考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大部分都有着好动的特征,而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很多学生都会对其产生抗拒之感。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善于运用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第参与到教学中。
一、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需要围绕两个方面改变,一方面是学习的态度,一方面是学习的情感。让学生从根本上主动地学习,根据课本的内容,再加上学生固有的知识,要抓好课堂的起点,把备课的内容做到深入浅出,难度适中。这样学生在课堂训练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特别吃力,也不会认为特别简单。教师要发挥创造的能力,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带着感情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好的教学环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当然能够带动周围学生的互动,好的学习态度也能够更好地带动周围学生的情绪。如果教师利用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具,变抽象为现实,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并且类似的问题,也能够推此及彼地去想象,这就抓住了知识的本质相通,这样的推理过程是有趣的,这样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要,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在的驱动力。
二、严字当头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要求严格、训练严格。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有重要的影响。
(一)认真听课
老师讲课,作为学生一定要认真地听讲。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听课,听课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听,还需要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记笔记也有妙招,要记住重点,并写出框架,以便课下再补充笔记。记好笔记的同时,还要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表的观点,及时补充或纠正,积极踊跃,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在踊跃发表观点和同学辩论时,还能够增长知识。平时老师可以口述算术题,直接让学生作答,或者直接念出应用题,让学生列出算式,这样便于训练他们听的能力。
(二)质疑提问
教会学生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能够提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融会贯通和提出问题这两者紧密结合,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复习知识点的过程,对新知识的好奇,对问题的疑惑,在课堂宽松的氛围中,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挑战,向老师或者同学或者是书本,向一切搞不懂的问题质疑。
(三)勤于动脑
小学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空间,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充足的动脑思维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散思维。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多向和灵活的思维。真正地做到让学生自主,教师不能禁锢学生思维,要让学生自主探索答案。这个探索的过程便凝结了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他们便提高了创新的能力,也开拓了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也能够营造活跃的氛围,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三、联系实际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的时候,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独立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将生活中的诸多元素都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实际发展状况,让学生调查和统计周围的人数或小区的用水和用电情况等等,使数学知识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并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效率。
总之,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出现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提出了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另外,数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思维能力要求,都使得教师需要依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知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上,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