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利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小学英语学习活动的实践
作 者:陈 梅
(颍上县梧冈小学,安徽 阜阳 2362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阐释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理念,结合实践经验和具体案例,从文本解读、文本整合、制定目标出发,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学习活动,实践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
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评一体化涉及两个领域:课程与评价,主要讨论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有效教学。倡导教、学、评一体化,就是基于课程目标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教什么?”“学什么?”和“会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要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最终要达到学生“会什么?”,这个效果是通过评价才能知道的。
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学习活动的实践
笔者以PEP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 A Let’s try & Let’s talk为例,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分析和落实。
(一)解读文本
本课以What、Why和How三个问题解读文本。
What(主题和内容):本课以文娱活动为主题,描述了下周二学校即将举行英语派对,Miss White询问Zhang Peng、John能在派对上表演什么、做什么。
Why(主题和观点):学生学会询问并回答他人能够做某事或描述自己能够做某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娱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How(文本和语言):本课首先复习一些表示动作的词汇,这些词汇已在三四年级学过,其中名词和动词词组的搭配使用是重点,并理解情态动词can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运用,学会使用功能语句“What can you do?” “I can…”进行语言交际,解决此类话题在现实生活的问题,并培养学生“我能行!”的积极主动的精神。
(二)整合内容
(1)提取let’s try目标信息,融入let’s talk对话文本。
笔者将let’s try目标任务What can Mike do?整合进对话文本中,将其设置为一个watch and answer的活动,既达到了训练学生听说技能的目的,又丰富了文本,让文本更具有整体性。
(2)创设party情境,提升语言输出训练的真实感与趣味性。
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动漫角色,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动漫电影晚会的情境,让学生以主办方的身份使用主题句进行介绍宣传,并阐述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为晚会加油添彩。
(三)教、学、评活动一体化设计
本课时根据任务前、中和后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方面设计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1:任务前,让学生通过读、听、看等语言技能学习活动,整体感知主题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并以游戏、TPR的方式强化关于文娱、文体活动方面的词汇。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Read the lyrics”“Let’s sing”“Game: I can…”三个英语学习活动。
由于是任务前活动,活动设计主要以学习理解能力层次培养出发,并通过看、听、读语言技能测评,以教师口头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游戏、任务指令的反应,TPR参与程度等表现,以及对于文娱和文体类词汇的掌握情况。
教学目标2:任务中,学生通过看、听、读、写语言技能,理解对话大意,获取、梳理Mike、Zhang Peng、John在Party上能够做什么,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角色扮演。
根据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能力出发,设计“Watch and answer: Who are they?”“Listen and circle: What can Mike do?”“Read and fill”“Listen and imitate”“Show time: Role play”五个英语学习活动。
前三个活动,学生以个人方式参与,主要采用了代币制奖励,将文本整合中选取的动漫角色制作成小卡片,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奖励对应数量的卡片,一是肯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正确获取信息,二是卡片以图像的方式强化了学生脑海里目标词汇的印象,三是为任务后语言输出环节埋下伏笔。后两个活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采用评价量表的方式,从语音语调、流利度、表演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可以进行生评,教师再进行纠音、点明优缺点,完成师评。通过两种不同主体的评价,一方面让学生获得同伴和教师的双重肯定,增强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调整,为任务后的迁移创新语言输出环节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3:任务后,学生通过对文本知识的内化、运用,采用写、说方式在创设的party情境中,通过使用目标句型介绍宣传晚会,表述自己可以为晚会做的事情,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能力出发,设计“Let’s write and say”和“I can do”两个英语学习活动。在“Let’s write and say”活动中,教师通过说、写语言技能测评,评价学生能否顺利完成知识迁移,运用目标语言完成实践应用,创造新的语篇。在“I can do”活动中,讲台就是舞台,以才艺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秀出自我,掌声与喝彩即是最好的评价,让学生懂得欣赏自我,并推己及人,学会欣赏他人。
上述一系列学习活动将任务前、中、后各环节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各学习活动对应的过程性评价帮助教师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总结阶段,借助总结性评价量表,学生进行自评反思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进行师评对小组整体表现优胜方给予肯定,同时为落后方鼓劲并指明努力方向,真正实现以平促学。
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需要教师既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促进目标、教学、评价三者的一致性,有利于建立高效课堂。教师要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清晰理解教学目标是基础,而在教学各环节恰当应用评价方法则是一体化的关键。小学英语教学应丰富评价方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用多元评价方式,让评价更科学、更多元、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