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作 者:杨淑萍
(德令哈市长江路小学,青海 德令哈 817099)
大
中
小
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探讨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方法以及基于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设计的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程中,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依托。然而,若想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不能仅停留在教材表面的文字与图片,而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领会其编写意图与内在逻辑。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所以,研究如何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性
(一)精准把握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编制,旨在为教师确立教学目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核心素养着重于培养个体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学科知识涉及语言、文学、文化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索性;学习评价采用多元方法,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四个维度相互依存、共同推动,共同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面目标框架,助力教师全面把握及执行教学职责。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依据四个关键维度,细致规划教学互动,以确保教学内容既契合课程规范,又能适配学生具体需求。
(二)充分发现教材中的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素材。通过挖掘教材内容,教师能够发现这些潜在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司马光》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司马光所展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通过细致的讲解和生动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不仅理解这些品质的重要性,而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方法
(一)整体把控教材结构
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挖掘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全册教材及其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结构布局形成全面理解。理解教材的章节规划、章节间的联系以及教材的关键点与难点的分布。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不同年级阶段,设置了相应的教学重点:低年级侧重字词学习与基本句式的掌握,而高年级则逐步转向阅读理解与写作技能的培养。教师需清晰界定不同年级教材间的连贯性,并理解各单元在全册教材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
(二)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情
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不能脱离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明确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等学情因素。对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在学习神话故事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对神话故事所持有的浓厚兴趣,通过拓展一些课外的神话故事阅读材料,来进一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内容。
三、基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深入探究与分析,结合课程指导纲要及学生学习情况,教师需设定具体、清晰且实践性强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探索,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知识与技能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分析与想象等策略,以提升其阅读理解与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旨在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美景的欣赏,进而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二)选择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目标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特性,教师应选取恰当的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侧重于多样性与灵活性,以适配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常见的教学策略包括讲授、朗读、讨论及情境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运用讲授法解析生字词及文章关键点;实施朗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语言之美与情感之深;开展讨论法,促使学生分析文章主题与写作风格;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一种沉浸式的环境中深入理解课文的含义和背景。
(三)设计教学活动
以教学活动为核心,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通常包含导入、新授、练习、巩固与拓展等阶段。在教学的引入阶段,可通过故事讲述、提出问题或构建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知识传授阶段,采用讲解、演示和讨论等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在练习与强化环节,设计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最后,在拓展阶段,鼓励学生探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在教授《纸的发明》一课时,导入阶段可展示古代书写材料,以激发学生兴趣;新授阶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纸张的发明历程;练习环节,安排完成课后字词与内容理解的习题;拓展部分,鼓励学生搜集资料,探讨现代造纸技术的进展,以培养其信息搜集与整理技能。
结论
深入挖掘和合理设计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对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师需全面掌握教材结构,深入分析细节,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理解编写意图,发掘教育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并关注评价,以优化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自己挖掘教材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刚,杨少武.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J].甘肃教育,2024,(24):74-78.
[2]黄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J].家长,2024,(35):119-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