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建构活动中家园共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建构活动中家园共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作 者:刘 丹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幼儿园,江苏 常州 213000)

 摘   要:本文聚焦于建构活动中家园共育模式,深入剖析其重要性,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策略。幼师通过加强家园合作,充分利用家长在建构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幼儿在这些活动中的全面发展。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还能增强家长对教育过程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关键词:建构活动;家园共育模式;幼儿教育
引言
幼儿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建构活动在幼儿教育里占有一席之地,这种活动对幼儿的空间认知、逻辑思维、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发展有正面作用。家长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参与建构活动的共育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家长和幼儿园一起努力,推动建构活动进行,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一、建构活动中家园共育模式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家长参与建构活动,能为幼儿提供多元独特视角与丰富经验。在搭积木时,家长可教孩子仔细审视生活中的建筑,从高楼的扎实构造到老宅的巧妙设计,都是启迪知识的鲜活素材。家长凭借自身建筑知识,能耐心讲述,引导孩子突破思维,拓宽空间认知。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协作,是幼儿社交技能提升的决定性因素。在合作构建中,孩子们习得倾听、表述及协商,情感交流顺畅无碍。在家长深情的关怀下,幼儿更勇于探索,积极学习新知,从而在认知、情感和社交等多维度全面发展。
(二)增强家园合作
建构活动中的家园共育模式,是家园合作的生动体现与关键载体。当家长积极投身于幼儿园的建构活动时,他们能够以亲身参与的方式,沉浸式地感受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良苦用心,进而增进对教师工作的认可、理解与支持。同时,教师也能借助与家长的密切沟通交流,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包括日常行为习惯、自主学习状态等,以及幼儿独特的兴趣爱好。如此一来,便能实现家园教育的高度一致性,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幼儿在成长之路上稳步前行。
二、建构活动中家园共育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提高家长参与意识
幼儿园可采取家长讲座、家长会等方式,主动向家长传达建构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在家长讲座中,教育专家将以实例和严谨理论,生动讲解建构活动如何增进幼儿空间认知与逻辑思维。在家长会上,教师通过展示幼儿建构活动的照片、视频和手工作品,让家长们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以此增强他们对建构活动的理解和关注。为增进家长与幼儿园互动,幼儿园可定期举办开放性建构日,让家长参与。幼儿园应提前公告详实活动信息,明确时间、地点、内容,阐明目标与成效,以使家长理解其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当天,幼儿园欢迎家长莅临,见证孩子们在建构活动中的实操,亲身感受其中的乐趣。通过设计特别的家长参与活动,如合作搭建项目,家长能亲眼见证孩子成长,同时体验到建构活动的教育价值与乐趣。通过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家长们能够显著地感受到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热情,这不仅能够加强他们对孩子教育的参与意识,而且还能提升他们对教育责任的认同感和承担度。
(二)搭建家园沟通平台
拓宽家长参与的家园沟通途径是提升亲子活动家长共育效果的核心。目前,微信、QQ等社交平台已成日常沟通的快捷工具,幼儿园可设立家长群,用于发布活动信息,如建构活动的更新、分享照片和视频,让家长能立即掌握活动情况,仿佛置身其中。定期组织家长会,集中讨论儿童建构活动,诚恳倾听家长建议,建立互动反馈机制。
积极地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热情地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亲身参与到建构活动的组织策划与现场指导工作中。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们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而且还能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在这样的互动中,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在建构活动中成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三)提升家长指导能力
幼儿园常常会定期安排家长工作坊,通过网络和现场互动,会请来教育专家和有丰富建构活动指导经验的教师,为家长们讲解如何有效指导孩子进行建构活动。例如,在幼儿观察阶段,教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从多方位观察物体的形态和构造;在问题剖析阶段,指导他们帮助孩子理解建筑不稳或外观不美背后的缘由;在问题解决时,教授家长如何启发孩子自行寻找并尝试解决方法。
为了有效增强家长指导幼儿园建构活动的能力,幼儿园可以采取系列针对性措施。一方面,国家积极搜集并严选专业图书,包括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操作,内容涉及建构活动;设计了吸引人的绘本,用以直观展示如何进行建构游戏;另一方面,也收集了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全方位展示建构活动的实践过程和关键知识点。幼儿园对这些资源进行了系统归纳,分类存入专属资源库,方便家长借阅和在线学习,以便他们获取儿童建构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个过程有助于幼儿园增进家长对建构活动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结论
建构活动中家园共育模式对幼儿的发展和家园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当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提高家长参与意识、搭建家园沟通平台和提升家长指导能力等策略,可以有效推进家园共育模式的实践。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不断完善家园共育模式,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建构活动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探索更多适合幼儿发展的建构活动形式和方法,让家园共育模式在建构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超群.家园共育理念在促进幼儿园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J].读写算,2025,(04):121-123.
[2]高亚琼.共育,共创,共享——构建数字化家园共育新样态[J].家庭生活指南,2025,41(0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