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研究

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研究

作 者:程夷光 (中共灵寿县委党校,河北 灵寿 050500)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党的领导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们要深刻认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

近年来,灵寿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机融合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些基层治理地方模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依据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底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研判我国基层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基层治理的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为什么治理”“为谁治理”“怎样治理”等重大理论问题,深刻阐述了“构建什么样的基层治理格局和治理体系”及“如何构建”等重大实践问题,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只有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才能充分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加强基层治理的动能。
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灵寿实践
(一)坚持守土有责,增强矛盾纠纷吸附力
近年来,灵寿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统揽作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把矛盾风险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在基层,逐级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梯次滤化工作模式,全力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处置在前端、化解在萌芽,推动社会治理“二维平面网格”向“三维立体网络”转型升级,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灵寿镇龙岗社区“党建+网格+调解”工作模式、谭庄乡乔家庄村“积分超市”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北洼乡党家庄村化解矛盾纠纷“四五”工作法、牛城乡牛城村矛盾纠纷五级分包化解工作机制、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政法新媒体中心“1+4+N”法制宣传新模式等多个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主动求变、开拓创新的先进经验做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灵寿,逐步建立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灵寿化的品牌优势。
(二)坚持资源整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率
县级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为平台,集“接访、转办、调解、听证、诉讼”等功能为一体,综合运用“法、理、情、德、规”等多种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一站式办理、一揽子解决。乡镇以综治中心为载体,统筹协调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调解室等力量,充分发挥乡镇干部的资源优势、政法单位的权威优势、社会组织的独立优势,综合施策解决问题,避免了矛盾激化、问题上行。陈庄基层人民法庭和陈庄镇“中和”调解室的“诉调对接”模式,三圣院乡司法所及“老村长”品牌调解室的“访调对接”模式,慈峪派出所“123N”“警调对接”模式等,均凭借各自职能优势,形成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
为适应当前矛盾纠纷主体多元、诉求多元、类型多元的新特点,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原则,完善诉调、警调、检调、人民调解等多模式联动体系,设置“微型调解室”、“个人品牌调解室”、“综合调解室”、“诉前调解室”、“法官工作室”等功能室,打造多元化解、联合调处的“闭环”工作流程。通过建立矛盾纠纷多元调处的全链条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最大限度地将矛盾问题化解在当地、吸附在基层。
(三)坚持因地制宜,激发基层治理创新源动力
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当中,灵寿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探索出大量形式新颖、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为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为适应当前信息网络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普及应用的趋势,我县紧跟时代潮流,着力打造“流媒体中心”信息化平台,流媒体中心”依托综治视联网平台,拓展可视化指挥调度功能,可实现综合分析研判、网格指挥调度、远程在线调解、听证评议功能,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智治支撑。
县公安局在原有“扫码评警”中心基础上,成立民意智感中心,今年以来累计收到群众扫码评价7万余条,发现解决疑难问题24个,感知群众意见建议14条,12389平台投诉同比下降12.5%,有效防范涉警矛盾纠纷发生;谭庄乡乔家庄村以“积分超市”为载体,激励村民参与基层治理,村民从“旁观者”主动变身“参与者”,全村共积15000分,累计兑换生活物品700余件,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最大限度的延伸平安建设防控治理触角;灵寿镇龙岗社区充分发动快递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化解邻里家庭等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构筑了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显著增强了我县基层社会治理的品牌效应。
三、灵寿县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部门通过执法力量下沉、年轻干部到一线做强社区、乡镇,通过“三支队伍”进社区、网格长专职化做实社区,通过建强小区党组织、红色物业全覆盖强化小区治理等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日益显现,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在组织运转上还存在“上热下冷”的问题。虽然各地均建立了组织体系,但是越到组织未梢,开展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主动性越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热下冷”,形成治理“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