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作 者:王 琼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 昭通 657200)

[摘   要]长期以来,隐喻都被看成是一种文学上的修辞手法,被当作是一种语言运用的现象。但其实,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一种思维现象的体现。隐喻在很多文学作品以及人们的语言中都有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隐喻的界定是不一样的,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基本还是以认知为基础的,但是研究的重心也发生了改变,从概念上的隐喻转变为了真实语言交际中的隐喻应用。本文浅述了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隐喻,应用语言学,研究

引言
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隐喻逐渐成为很多学科研究的重点,比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但是在应用语言学的领域中,对隐喻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在应用语言学的领域来加强对隐喻的研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应用语言学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进行定义是有所不同的,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指的是在真实的情景下对语言的应用,也就是联系各种实际问题来加强对语言的研究,比如对语言规则、语言的翻译研究等,而狭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主要指的是语言的教与学。将应用语言学的这两个定义进行连接的特点就在于在特点的语境下,有目的地对语言进行应用。因此,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其实是在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加强隐喻的应用。一般说来,人们都认为隐喻其实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比如“像花儿一样灿烂的笑容”、“广场好像是花的海洋”等,这些都是比喻,所以使得人们在意识上认为隐喻主要还是语言现象,但其实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思维现象的体现。本文对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隐喻的理论
按照现有的研究理论可以将隐喻的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理论阶段,二是认知理论阶段,三是应用语言学阶段。
传统的隐喻研究主要是以逻辑研究为主的,在这一类学者中,他们认为隐喻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语言现象。是和语言的字面意思有着明确区别的语言形式,是一种应用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从这种理论出发点可以看出,他们认为隐喻其实是对语言的一种创造性的运用。当然,这种隐喻研究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缺陷,首先,用于研究的材料并不是实际情景交流中的语言的应用,文人在进行比喻时,常常也是凭空进行杜撰的,更多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比较良好的写作氛围。将语言看成了一个静态的系统。其次,由于传统的理论研究中,认为比喻其实只是对语言的字面意思进行一种扩充,隐喻在文学中几乎没有一个比较独立的位置,忽视了隐喻的意义,这对于隐喻的研究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的。
传统的隐喻研究发展到认知理论的阶段。隐喻研究的认知论,肯定了隐喻也是一种思维现象。隐喻在人们日常的会话中是无处不在的,语言上的隐喻,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概念上的隐喻,是人们思维上的一种隐喻。人们在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之后,往往也会形成一种与隐喻应用有关的概念,一种类比的概念,比如“时间就是金钱”,这是人们常说的一个概念,这就是一种隐喻的体现,将时间的重要性与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金钱进行类比,不仅体现了一种字面意思,更多的体现了人们的一种思维意识。隐喻的认知学理论认为对隐喻的研究,更多的利用一个概念和意识去说明另一个概念和意识。
隐喻的认知理论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理论。当前,很多研究者都十分关注隐喻的认知功能,也注重它的语言功能,实际上,人们对隐喻的应用,更多的时候是将隐喻的研究放在一个比较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随着研究的发展,很多学者都放弃了多视角的隐喻研究的方法,更多的人意识到要对隐喻研究中的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全新的审视,把语言的应用当作研究的核心,从而便产生了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二、隐喻的应用语言学分析框架
应用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的本质和作用。所以在应用语言学的视角下,应该将传统的理论和认知理论进行结合,建立一种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的框架。将交际中的各种语法、句式、交际的目的以及语境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对隐喻进行研究,基础仍然是认知。很多应用语言学者认为将隐喻看成是一种语言的应用,其实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意义。第一,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不仅要关注语言,还应该和社会文化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文化和认知,进行有效的结合。他们认为是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在语言应用中的应用,使得语言得以发展。如果只是纯粹地从认知理论或者社会文化理论角度出发对隐喻进行研究,都是一种片面的观念,甚至会造成一种错误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来适应全新的隐喻研究。隐喻的理论框架可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理论的层次,主要是对隐喻的各种理论进行分析,对隐喻的范畴以及隐喻在语言中的任务进行界定。第二是隐喻的处理层次,这其中关注的主要是在使用和理解的过程中,隐喻的作用,同时要对各种语言的情景、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处理。
三、语言应用中隐喻的本质
在应用语言学的领域中,隐喻已经不是简单的一种语言现象,这不是说语言的形式和隐喻的研究没有关系,而是说在隐喻的研究中,更多的要关注其应用,而不只是停留在它本身所具有的语言意义上。事实上,在当前很多语言应用中,都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也就是忽略了语言对隐喻的处理,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应该对语言的各个层次都加以重视,比如词汇方面、语句方面、文章方面,都应该加强对隐喻的理解和处理。语言形式应该是语言应用中的语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用于交际的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语言形式,比如在教室里,在会议中,在面试中,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语言形式产生。因此,重视对隐喻的研究,尤其是在语言应用中的隐喻的研究,应该要从表面的语言出发,从实际的交际中出发。应用语言学中,隐喻有语言隐喻和概念隐喻之分,很多学者认为前者主要是利用隐喻的方式来加强对事物的理解,语言有语义、对比,语篇有修辞、暗示等,所以语言隐喻不是简单的概念隐喻。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对隐喻进行研究,要对语言的形式以及语言的应用进行重新确定。
隐喻中有两个重要的元素,即本体和喻体。对本体和喻体的研究,也是隐喻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本体和喻体的表层语言进行研究,肯定与隐喻的深层概念有关。有学者认为概念隐喻其实是喻体所在的领域中一部分映射到本体领域的一种系统,也就是用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的特征。比如,像花儿一样灿烂的微笑,这个比喻中,微笑是本体,花儿是喻体,花儿的灿烂体现了微笑的灿烂,这两种概念之间的比喻,反映出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一种深层次的联系。当然,本体领域和喻体的领域其实是互通的,在受到不同的语境环境的影响时,应用语言学领域中的隐喻研究,是将人们的思维概念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从本体领域到喻体领域,从喻体领域对本体领域的反映,其实是人们思维过程的一种体现。隐喻的本质就是在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一种转换,是人们对语言的一种应用。
结语
隐喻在语言学领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是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和体现。在不同的学科中,对隐喻的研究是不同的,隐喻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到现在的应用语言学领域,隐喻的含义和内涵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和升华。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有助于人们对隐喻的本质、功能等进行掌握,也有助于对隐喻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伟.以应用语言学探析概念隐喻中的跨文化变体[J].科技与企业,2012(03)
[2] 陈竞春.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以《红楼梦》的英译为例[J].陕西教育,2013(03)
[3] 张全生.中国隐喻研究十年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