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评价就是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照相关的要求,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对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学的结果给予评价。不仅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准进行评价,还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策略;分析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过于主观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或是自身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评价结果主观意识强烈,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加之,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兼顾教学,又要兼顾学生是否认真听课,还要留意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说是分身乏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的评价也难以避免会带上教师个人的主观色彩。因此,总的来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
(二)评价缺乏合理性
事实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是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制定评价标准的。如对于学习接收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方面的评价自然标准要高一些;反之,则低一些。又如对学生学习行为及习惯的评价,也应该根据学生长期的稳定表现制定评价标准,而不应该以同一套高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以同样的标准评价每一个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也缺乏合理性。
(三)评价过于随意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常都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随意的评价。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表现很好,就给予表扬,但有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也顾及不了那么多。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的。这样的评价方式会给学生一种可有可无的讯息,或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时有时无。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策略分析
(一)评价的方式
1.测试性评价。测试性评价就是指教师通过测试和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是教学评价最基本的方式。用这种方式进行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和制定测试题时,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精心设计,力争通过作业和测试能够真正反映出学生还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能及时做好评价和分析。另外,在对学生的作业和测试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学生是独立完成还是抄袭他人的。而且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看学生是否有进步,而不是只看重表面的成绩。
2.课堂观察评价。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洞察相关的信息,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学习习惯等,并将这些信息跟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不能随心所欲进行评价。当然,课堂的评价最主要还是应该以表扬和激励为主,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
3.探究能力评价。主要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也符合高中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评价教师不能要求太高,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并且伴随着适当的指导和鼓励,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效果。
4.多元化评价。所谓多元化的评价,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学习方法差异、学习进度差异等。在进行评价之前,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力争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也才更合理,对学生来说也才更公平,也更能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和效果。
(二)评价的主体
1.教师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材施评”,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分标准和要求,不能“一刀切”,对于所有学生都用同一套评价标准。“因材施评”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发展,让所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长久保持浓厚的兴趣。
2.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毕竟学生自己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比教师要清楚很多,而且也更能判断教师的评价是否正确,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3.同学相互评价。要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除了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之外,实行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和教师都看不到的不足之处,而且平时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比教师跟学生的相处要多。同时,实行同学互评也能让学生们达成共识,进而共同进步。
三、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正确认识评价,共同将评价做到公开、合理、科学,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达到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轻松、数学教学效果显著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尹翠翠.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评价之我见[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12)
[2]王映辉.浅析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法[J].吉林教育,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