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作 者:姜 敏 (宜昌市猇亭区长堰堤小学,湖北 宜昌 443007)

 摘   要:在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要从德智体美各方面综合发展,立德树人成为了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行方面的培养,立足于学生的思想方面。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所以,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现身体素质上的提升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素质上的提高。

关键词:立德树人;综合素质;小学体育;德育
前言
在现代教育中,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文化技能和学习能力,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还不成熟,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都不完整,很容易模仿一些行为,外界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思想很容易影响他们,一旦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容易走歪路。所以,这就需要学校老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多老师虽然在教学中认为自己践行了立德树人的理念,但是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的,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总是以说教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却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收效甚微,所以,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通过合适的方法去把德育教学融入到教学中去,从而在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一些必修的教学课程外,还有各种球类运动、体育游戏等项目,而这些项目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体育教学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通过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球类运动是需要团队合作的,不是一个人就能取得胜利的,队友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在训练中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告诉学生要有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再比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体育项目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精神,在课堂上要强调课堂纪律,遵守纪律,在比赛中要遵守比赛规则,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比赛,不要投机取巧,要从小培养学生这种正直的精神品质,再比如“越野赛”等运动,这需要学生具备坚韧的毅力,坚持跑完全程,老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参加类似的运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等,通过体育教学的内容,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去,从而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和其他的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体育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老师可以把握住这一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上体育课时大多是在室外,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天气比较冷,有的老师为了避免寒冷会选择室内活动,其实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继续室外活动,在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去适应室外的体育活动,即使是在严寒天气下也要坚持室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也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再比如老师可以组织一些体育类的竞技比赛,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等,参加比赛的学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赢得比赛,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要努力加油助威,当好拉拉队,从而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能在比赛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加油的声音,对于正在比赛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动力,不管比赛最后是输是赢,只要自己尽力了,就是好样的,赢了不要骄傲,输了要总结失败的原因,看到自己的存在的问题,努力改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意识,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结合生动案例和典型人物渗透德育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教材里会列举一些优秀的体育案例和国内外体育赛事的获奖情况,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优秀案例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很多奥运会和国内外体育比赛中都取得过非常好的成绩,比如郭晶晶、刘翔、邓亚萍以及中国女排等,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在自己的运动生涯里赢得了很多奖牌,为国争光,但是这些奖牌背后都是他们刻苦努力、坚持训练,用自己的泪水和汗水换来的,很多人训练的时候受了伤也依然坚持,甚至是在比赛的时候受了伤也要坚持完比赛,支撑他们的是集体的荣誉感和为国争光的决心,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案例,多为他们讲述金牌背后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
四、教师注重以身作则形成表率作用
在学生学习阶段,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的言行举止学生都会关注甚至是模仿,所以,老师要意识到这一点,要学会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对老师来说,良好的自我修养和行为习惯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有利的影响,包括语言、行为、着装、遵守纪律等方面,老师要求学生遵守学校和上课的纪律,自己首先就要带头遵守纪律,起到一个示范效果,这种言传身教比单方面的说教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课,那么自己就要提前到岗,不管是刮风下雨都要按时到岗,上课要认真教学,按照要求示范每一个动作,不能把一些不好的习惯带到课堂上来,避免学生模仿;在学生活动和训练时,老师也要一起参与其中,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带动和影响下,学生也会有样学样,严格要求自己,老师自身的德育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学生也就能够效果更好。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强健体魄,但同时,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要有意识地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去,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和优秀典型人物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精神,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注意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汉松.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 情感读本,2021(21):42-43.
[2]凌东秀.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体育德育渗透路径[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7):119.
[3]张小虎. 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35):62-63.
[4]郭增伟. 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教学策略研究[J]. 文渊(小学版),2020(6):5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