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服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作 者:李建军 江 念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重庆 北碚区 400702)
大
中
小
项目基金:重庆市2022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立项编号:ZZ223467) 摘 要: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构建系统、连贯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技能型人才。本文重点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中职专业课程设置,通过分析课程设置的原则、内容、实训方式等,提出优化建议,为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职
专业课程
一、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统筹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阶段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
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该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熟练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中职阶段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适应行业需求
中职专业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技能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行业实际需求相匹配。
(二)注重基础与拓展
中职阶段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的起点,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应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适当拓展课程内容,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中职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四、中职阶段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
(一)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是中职阶段学生必修的课程。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电工基础等专业通识类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及专业认知能力。
(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中职阶段学生专业学习的核心。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高职阶段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是中职阶段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的课程。在本专业中,专业拓展课程可以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各个方面,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中职专业课程的实训方式
(一)校内实训基地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是中职阶段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场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学生在实训基地中可以进行行车组织、票务管理、客运组织等方面的实训操作,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中、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共建、共享实训室,合理设计好中高职阶段各自的实训项目。
(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
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阶段学生实践学习的另一重要途径。通过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跟岗参与实际运营工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流程和管理模式,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经验,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六、中职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会学习部分相同的课程,需要中高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设计好相同课程在中、高职阶段不同的学习要求。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中职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应设计更多综合性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和提升职业素养。
(三)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提升中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应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四)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是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七、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职专业课程应与高职专业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上有效衔接,紧密围绕行业需求、注重基础与拓展、强化实践教学等原则进行合理设置。通过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以及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等措施,不断优化中职专业课程设置,为培养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童红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与省域探索——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2024(12).
[2]朱科.中职—高职—职本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实施策略——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2(21).
[3]马玲.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