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策略
作 者:陈 欢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青阳路校区,安徽 合肥 230031)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改革的挑战。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更是要从新课标目标入手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研究和延伸,在关注学生认知体验的同时,结合其个体差异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引导和体验。本文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点、新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相关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入手,总结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同时也能够为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特点
(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诉求和学习习惯展开差异化的教学活动。比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通过音乐配乐,打节奏方式进行阅读和朗读训练,从根本上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于喜欢表演的学生,则是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在跨学科的教学渗透中,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师要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新课标要求教师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景色,了解和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进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还可用于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朗读、诵读、欣赏文学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朗读优秀文学作品等方式来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韵律和美感,从源头上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感知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观看文艺巨作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达,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策略
(一)语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场景中,通过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来获得更好的成长与进步,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思考。
2.通过合作、表演增加学习趣味性
语文学习妙趣横生,方法多种多样,分角色朗读、唱一唱演一演等方式,在教学情境浓厚故事饱满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排练成课本剧,我们所选的内容故事性强,情节波澜壮阔,人物性格鲜活,矛盾冲突明显,人物对话较多,同学们可以自己改编但不能脱离文章大意,设计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要符合人物特征。例如,在五年级学习的《草船借箭》《刘姥姥进大观园》课文时,同学们改编内容,背诵台词,设计道具,在小区的亭子里演绎,孩子们在谈笑风生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探究。当扮演不同人物时,他们会设身处地思考角色位置,感知遭遇困难,在不同情境下转换人物学会自我表达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换位思考和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学与评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教学和评价两者融合,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评价既要立足的学生本体又要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评价方式需多样,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教师要不吝啬语言大力表扬学生,可以加上大拇指动作或者奖励小红花等,评价时间要不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不能只围绕某一时间段,从而忽略学生整体发展。多元评价有利于诊断、引导、改进、激励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评价也有利于科学,合理,指导学生发展。
(三)通过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体验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获得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在互动中得到更好的提高和锻炼,将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提升过程中。纵观五年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的课文都以文章简短为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是要从激发学生内在体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对文章情感和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并且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拓展学生视野,从多背景资料和云资源的作用下引导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例如在进行《田忌赛马》的教学中,学生对古代的一些生活习惯并不了解,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就可以借助视频演示或者3d云资源的方式来对“赛马”的规则进行讲解,并且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真正的从故事中得到更好的认知体验。而在《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等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则是可以通过寻找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视频片段,来对这三首作品进行全新的教学展示。在完成背诵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通过“旧词新唱”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拥有更强的诗词理解认知。从文学发展和语文抽象思维构建的角度来拉近教学与学生的距离,从一个个看似枯燥的课文中感知语文学习的神奇和魅力,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意愿与动力,让初中生都可以站在文学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待世界、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延伸。
此外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入手,结合近期的社会热点话题来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从他们感兴趣的角色扮演和情境教学中打造生动、立体的学习模式,在互动式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的引导下,发挥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四、总结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这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时刻以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等方式改革原有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从源头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学生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尤瑞琴.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9(10):1-4.
[2]黄胜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