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任务驱动的有效设计——以《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任务驱动的有效设计——以《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作 者:袁永华 杨晨熳 (佛山市顺德区拔萃实验学校,广东 佛山 528313)

 摘   要:本研究以《中国古代神话》为例,探讨基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从三个维度展开:首先,通过识别核心单元要素并设计导向性任务,明确阅读任务的基本构件;其次,选择与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阅读策略,并通过构建活动链来优化互动与反馈;最后,实施读前、读中、读后任务,分别激发学生兴趣、推动理解、促进深入分析,并扩展思辨形成评价。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任务导向;阅读策略;《中国古代神话》;教学设计
一、基于单元要素,定位任务导向
(一)识别核心单元要素:明确阅读任务的基本构件
在设计以《中国古代神话》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任务时,识别核心单元要素是基础步骤。这本书包含了丰富的神话故事,每个故事都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和道德教育意义。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需要细致分析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提取关键的人物、事件、主题和象征意义。例如,分析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可以提取如创世、自然与人类起源等元素。这些要素将为设计具体的阅读任务提供依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这些核心单元要素的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意义,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设计导向性任务:通过单元要素引导学习目标
设计导向性任务是整本书阅读学习中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以《中国古代神话》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书中故事相关的任务,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主题讨论和创意写作等。这些任务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中应用和反思书中的故事和主题。例如,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可以扮演盘古、女娲等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深入探讨这些神话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记忆,还能激发他们对古代神话背后文化和哲理的思考,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当然,这些任务既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关联开展,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评估任务适应性:确保任务与教学单元的一致性
评估任务适应性在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当教学内容如《中国古代神话》这样复杂且文化内涵丰富时,这种评估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必须持续监测和评估教学任务的有效性,确保这些任务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并且与整个教学单元的主题和目的保持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评估任务的适应性。首先,收集学生的反馈是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或开放式的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获得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直接反馈,了解他们对任务的接受程度、感受和建议。
二、借助阅读策略,构建任务活动链
(一)构建连贯的活动链:实现策略到实践的转化
在《中国古代神话》的教学中,构建一个连贯的任务活动链是实现从策略到实践转化的关键。活动链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从阅读准备活动如背景介绍,到深入的文本分析,再到扩展的创造性表达,每一步都应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学习流程。教师可以先通过讲述中国古代的地理和历史背景来为学生揭开神话的序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深入解析文本,最后通过创作自己的神话故事或绘制神话故事的漫画来进行知识的综合和应用。
(二)优化互动与反馈: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任务完成率
在《中国古代神话》的教学中,优化课堂互动和反馈机制是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完成任务效率的关键。通过创设一个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感。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同伴评价和小组互评来增强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的认识。定期的评估和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或进行个别访谈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需求,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通过这些互动和反馈的优化,可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国古代神话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依托阅读课型,实施任务驱动活动
(一)读前任务:激发兴趣,构建知识背景
在《中国古代神话》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读前任务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构建必要的知识背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神话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故事不仅仅是遥远的传说,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文化和哲学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材料展示神话故事的原始插图或相关历史遗迹的图片,增加学生对内容的视觉认识。
(二)读中任务:推动理解,促进深入分析
在阅读《中国古代神话》过程中,读中任务是关键环节,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理解和促进对文本的深入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例如,通过设置指导性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转折点、人物性格的发展以及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这些问题应针对性强,能够引发学生探索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或文化象征。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如分角色阅读和讨论,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视角下体验和解析文本,这种互动形式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吸收故事内容。
总结
本文研究了《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任务群驱动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识别核心元素、选用适宜阅读策略,并实施读前、读中、读后任务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表明,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群和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效,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深入学习和持续思考。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培养自主阅读者[M]. 张晨晖.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3]葛磊.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思考——以部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为例[J].河北教育(教学版),2023,61(Z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