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联网+”下幼儿园玩教具配置优化与使用方法
作 者:黄 丽
(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赋,是迈向知识大门的第一步。科学玩教具为幼儿探索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玩教具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促进其自由探索。“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将海量的科学资源和知识整合到玩教具的配置和使用中,精准匹配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需求和探索兴趣。“互联网+”的加持下,科学玩教具为幼儿提供了探索世界的可能,逐步构建科学经验,理解自然规律。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玩教具;配置路径
引言
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初步阶段,幼儿园的玩教具无疑是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孩子们游戏时的伙伴,更是其探索世界、激发想象、培养思维的重要媒介。玩教具的配置上,不应只看重其外在的多样性,而更应注重内在的教育价值,可从以下三个路径整改:其一,科学配置是基础,幼儿的成长规律、认知特点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都应当成为玩教具配置的重要依据。其二,立体化的配置则是必然的延展。玩教具的配置应跨越单一领域,使幼儿在多元化环境中全面成长;其三,系统化的配置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现在从选择、配置到使用、维护的全流程控制中,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幼儿园办园水平提升的动力源泉。
一、依据幼儿经验,实现智能化配置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方式主要依赖于具体的操作和直观的经验,而幼儿园玩教具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使用,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因此,玩教具的优化配置必须紧密围绕幼儿的科学经验和需求展开。而“互联网+”背景为幼儿的需求分析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指引,如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幼儿的学习轨迹、兴趣偏好和认知发展进行深度分析,整合各类玩教具的配置方案,使配置符合教育目标及幼儿的认知规律,并动态生成个性化的配置清单,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玩教具的利用率和教育效能,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幼儿园艺术领域的玩教具是幼儿感知、体验、探索和创造美的重要途径,是打开艺术大门的一把钥匙,玩教具的科学使用可以为创造五彩缤纷的环境,建立对美的理解与热爱,在幼儿心中种下一颗追求美的种子,让艺术成为幼儿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领域的玩教具初步可以按照绘画、美工、欣赏、打击乐器、键盘乐器、道具六大类进行划分[1],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捕捉幼儿们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识别出幼儿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下的艺术学习需求,生成个性化的玩教具配置清单。比如3-4岁的幼儿,操作能力和认知水平较为初级,适合使用简单、安全且容易掌握的绘画工具,如大尺寸画板、色彩鲜艳的颜料和易于抓握的画笔,以色彩和线条的自由表达,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5-6岁的幼儿可以接触更复杂的美工材料,如剪纸、粘土等,以促进其精细动作发展,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二、安全实时防控,提升配置科学性
安全性是玩教具配置的首要原则,然传统的玩教具安全管理方式存在效率低、遗漏多的隐患。“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可以引入简单易用的互联网管理平台,记录每一件玩教具的基本信息,如3C认证标识、适用年龄段、材料构成、采购日期、使用频率等,幼儿园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玩教具的详细信息,并依照互联网管理平台定期检查、维护提醒功能。
健康领域的玩教具初步可以按照滑行、攀登、摆动、颠簸、摇动、跳跃、投掷、平衡、钻爬、综合运动十大类进行划分[2],可用于提升幼儿的体能,发展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健康领域玩教具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也与幼儿的身体健康、安全相关,那么就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在线档案,根据玩教具的类型和使用频率,设置定期检查和维护的自动提醒功能,并自动生成在线检查表。
三、结合地方文化,开设特色化配置
幼儿教育中,玩教具的配置和使用常常受到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存在随意性和不系统性的问题。为此,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推动玩教具的科学应用。幼儿园教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在玩教具使用中的经验,在集体智慧的汲取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创新玩教具的使用方式,并结合地域人文,开发区域化、特色化教学活动,在教育实践中与时俱进。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需要通过与成人和同伴的互动来实现。幼儿社会领域的玩教具是社会规则的缩影,是孩子们理解并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载体,是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石。因此,幼儿园社会领域玩教具的配置,应以完善幼儿社会性和健全人格基础为出发点,发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功能。“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们可以在平台的玩教具配置案例中,引入不同地域的文化,开展跨地域的教学活动。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引入“茶文化”,则可以配置模拟茶馆的玩教具套装,幼儿在“茶馆”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店主、客人、服务员等,在与“客人”交流、介绍茶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其社交能力,学习茶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礼仪。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匹配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实现玩教具的时效性、学科性和归属性的优化配置。安全防范方面,采用物联网技术,保障玩教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把控玩教具的“入口关”和“验收关”,有效降低风险。特色化配置方面,云平台数据库的建立使得幼儿园可以与其他园所分享特色玩教具的配置经验,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展具有地域风格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顺应新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 探析幼儿园玩教具的配置路径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2, (08): 17-19.
[2]陈庆. 幼儿园科学玩教具的配置和使用研究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 (16): 5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