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作 者:张 帆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山东 烟台 265599)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的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丰富的阅读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营造轻松氛围,学生主动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提到阅读学生就愁眉不展,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入手,先消除学生对阅读的惧怕感,再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能从心底里改变对语文阅读学习的态度,进而能深入进行阅读。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天性爱玩,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例如,利用故事或者游戏来辅助教学,整个课堂充满趣味性。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更有吸引力,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例如,学生在阅读《狐假虎威》一文时,教师通过动画故事让学生先了解课文大体内容,然后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一边学习生字词一边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做出相关的动作和表情,细细品味其中的语言。故事导入的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让这节课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基础上顺利地阅读了课文,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进行阅读教学。
(二)活跃阅读氛围,提高阅读热情。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很多途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题的解答上,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阅读途径,如借助朗读,为阅读营造恰到好处的情感氛围。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内容时,朗读课文教师除了采用默读的形式,还可以采取多种朗读方式:齐读、男女生读、听录音读……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与体会作者情感。
二、扩大学生阅读范围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每周安排一节阅读分享课,通过学生的分享、交流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读更多的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每周的读书交流课,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课文,课文,并说明理由。学生不发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我喜欢《小马过河》这篇课文,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做任何事,一定要亲自去做,去体验、经历,要敢于尝试,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然后让学生以教师为例子,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和理由。通过这种讨论、分享的方法进行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在兴致盎然的氛围中爱上阅读,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另外,阅读交流课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阅读范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选择合适阅读材料
不同阶段的孩子对阅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学生阅读的发展和训练过程也不是一时形成的,要根据孩子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这个年龄读的图书。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喜欢看什么书,看书时是对书中人物感兴趣还是被故事情节吸引。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阅读已经不再是纸质的载体,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也成为学生重要的阅读对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阅读特点,对书籍这一概念有不同认识。小学生阅读材料主要是教师的引导,材料选择一般是儿童故事、科普读物,这些书的内容、文字简单,这类图书不能满足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需求。由于小学生的识字数量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限制,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不能选择与学生现在学的内容差异太大的书。我国图书资源不乏优秀作品,,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应优先选择那些有教育意义古典文学、名著和名人传记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易于受到这些教育故事的感染和熏陶,在读书中激发他们的思维,享受文学的熏陶,在循序渐进的思想培养过程中的读书力会进一步增强。在选取学生的写作素材时,老师应以阅读教学为基础,利用多种平台来收集有利于学生的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料,来适应学生的阅读需要。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材中主要包含《树和喜鹊》《小公鸡和小鸭子》《动物王国开大会》等童话故事,可以引入《美丽中国 从家乡出发》系列图画书——《山东正在说》、《三字经》的学习,也可以增加寓言故事的学习,每天一则的寓言故事,包括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农夫与蛇等。这些经典的寓言故事作为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选材项目,通过加以系统阅读与讲授,可以加强对孩子的优秀品质培养,并从这些故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中年级的学生,可引进《小灵通漫游未来》、《我的课外观察日记》、《最美的科普四季时钟系列》、《钟南山:生命的卫士》,对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选取《中国民间故事集》、《我和我的祖国》、《自然史》。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国内外名著,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此外,为了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下的实际阅读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课外阅读指导。制定检查机制,定期掌握学生阅读的情况,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方法很多,不管选用哪种方法,都可能对学生有好处的。
四、加强阅读量积累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阅读量。当学生达到足够的阅读数量时,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课文,还要有计划地引入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在全面阅读活动中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完“亡羊补牢”的故事后,老会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讲解其他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寓言故事来拓展知识,更好地了解中国寓言故事,促进学生的阅读量的积累。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创新并开展充满特色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阅读问题,提升阅读能力,拓展阅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