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幼儿园户外游戏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

幼儿园户外游戏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

作 者:刘永盼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摘   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凸显了幼儿教育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基于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活动平台来进行劳动教育,对于幼儿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幼儿园活动的重要形式,户外游戏实现了园内氛围与园外环境、幼儿园教学目标与幼儿认知、兴趣爱好的深度融合,以户外环境为依托、以趣味游戏为媒介来开展劳动教育,将取得惊人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游戏;劳动教育;渗透实践
一、在日常游戏中渗透劳动意识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并逐步将这种自主意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与习惯。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游戏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意识,也就是引导幼儿们在户外游戏过程与结束后完成基础性的劳动任务,从而有效启蒙幼儿的劳动意识,实现户外游戏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
具体来讲,幼儿园在常规室内教学活动之余,通常会组织幼儿们在幼儿园内进行体育锻炼与游戏,这种常态化、日常化的体育游戏对于幼儿劳动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就可以在体育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们主动地收拾整齐并分类归纳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活动器材,为滑梯、秋千等公共游乐设施进行大扫除等,同时要对主动收拾并准确归纳的幼儿进行奖励和激励,以此来调动幼儿们的劳动积极性。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们将其在体育游戏中的收纳、整理意识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中,如主动帮助家长收拾桌椅,主动归纳自己的玩具、独立完成穿衣与叠被子任务等,这样一来,幼儿的劳动意识便可以得到有效培育。
二、在自然游戏中锻炼劳动能力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热情、对自然界的热爱与保护观念是幼儿园开展户外亲自然游戏与活动的重要目标,而户外亲自然游戏除了能够确保这一自然教育与品德教育目标的达成,同时也为幼儿接受劳动教育、锻炼劳动能力提供了开放、自由的空间。因此,教师就需要为幼儿们劳动体验的丰富和劳动能力的提高搭建趣味性、实践性的自然游戏平台。
比如,幼儿园可以在幼儿园内或者幼儿园附近的农场等来设置专门的亲自然活动场地,要求幼儿在教师和家长帮助下对该场地进行开发利用,可以种植自己喜欢的花卉、农作物,体验植物与农作物从播种、浇水、除虫害与杂草等自然种植游戏过程,也可以任选植物进行自然观察实验,并在任意改变生长条件的情况下,观察并对比植物的实际变化,如改变浇水时间与频次、改变植物所处光照环境等,观察植物是否会出现叶子变黄、花朵凋落、植物枯萎等问题,而后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对植物采取更适宜的照料,久而久之,在长期的种植类亲自然户外游戏中,幼儿就可以懂得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因素,同时获得劳动技能的提高。
此外,在为所种植植物进行拔草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开始感觉新奇,参与性很高,但时间长了,幼儿手上会沾染上绿色的草汁、鞋子上也会沾上土,故而出现拔草既脏、又累的心理转变以及厌恶劳动、逃避劳动的行为表现。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围绕拔草活动设计寻宝趣味游戏,即在种植区的土壤中提前埋好各种玩具,如贝壳、亮片、雪花片、积木、拼图等,让幼儿一边寻宝一边拔草,最后幼儿们将寻到的玩具宝藏洗干擦净,放在一起玩,这样既增加了游戏与劳动的趣味性,又能够为幼儿锻炼劳动能力提供正面的心理保障。
三、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的塑造作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等同样具有直接影响力,因此,在幼儿户外游戏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师应当牢牢把握塑造幼儿正确劳动习惯的教育导向,确保幼儿劳动教育质量的显著提高。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户外游戏的重要形式,具有区域活动主题特定、区域游戏材料特定、区域游戏目标特定等明显特征,依托特定主题的区域游戏媒介来渗透劳动教育,通过持续性的区域劳动游戏来锻炼幼儿劳动实践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比如,在“宝宝家”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幼儿们划分为不同的游戏小组,由劳动意识较强、劳动能力突出的幼儿扮演宝宝们的家长,体验照顾宝宝们一天的经历,在这个体验过程中,该幼儿需要完成劳动任务的同时,带领其他“宝宝”一起完成家庭任务,如带领“宝宝们”擦桌子、扫地、洗蔬菜、穿衣服、系鞋带等,也可以由该幼儿组织“宝宝们”在“家”里完成劳动主题闯关游戏,即宝宝们需要自主完成指定关卡的劳动任务,而后可进入到下一关卡,最先完成所有关卡的宝宝即为劳动小标兵,可以获得小红花奖励。在手工区域游戏过程中,可以增加“我爱劳动”比赛,要求幼儿们在完成手工活动后独立收拾手工区产生的垃圾,确保手工游戏区域卫生的干净整洁。这样一来,既可以为区域游戏增加趣味性和育人性,又可以进一步强化幼儿劳动意识,进而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
结束语
总之,幼儿正处于认知启蒙、思想发展、能力锻炼、潜能开发的关键期,实现幼儿户外游戏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既能够确保幼儿积极性、自主性的激活与发挥,又能够营造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实践性氛围,进而为幼儿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和幼儿劳动能力、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素养的培育提供双重保障。为此,幼儿教师要深入探究户外游戏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契机,以保障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劳动认知与素养、情感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红玉.以游戏为支架 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以“悦服务”游戏化户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例[J].幸福家庭,2022(05):118-120.
[2]李达娜.动手建构成就美好 ——浅谈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大班本土化建构游戏[J].新课程,2022(2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