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拙见-
作 者:孙占甲
(甘肃省康乐县虎关乡关丰小学 731500)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应用题的解答就是一大难点,因此,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颇受业内人士关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不仅满足新课程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有利于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本文基于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拙见,不妥不当之处,望同仁赐教。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拙见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应用题学习有畏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句话深刻说明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新事物的重要性。应用题由于综合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一直作为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特别对于大多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识字少对应用题是有恐惧心理的,更别说对应用题产生学习兴趣了。大多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是望而生畏的,尽管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也记住了一些数学公式,但是对于应用题的解答仍是茫然不知所措,导致对数学应用题望而生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中失去了信心,就难以对应用题的学习产生兴趣。如此下去,对教师的教学就带来了困难。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只有不断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自行的在应用题的解答中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找到解应用题的信心,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才会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学好应用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兴趣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做好的事情,需要引起重视。
(二).对应用题教学没有形成方法体系
受传统的“语文要念,算术要算”和孰能生巧的思维影响,大部分教师仍然信奉原有的题海战术,照搬传统教学模式,利用题海战术来巩固学生的解题思维和基本数学知识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然比利用题海战术来强化学习要重要,尤其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判断能力有限,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因此,有的教师没有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题海战术对学生的解题思维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虽然能够解出应用题,但是影响学生未来的学科发展和智力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持续成长。
(三)对学法指导重视不够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部分,基本涵盖了某个章节或者是某些章节的知识点,以一定的线索进行贯穿衔接,旨在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与培养。在学生初次接触文字题时,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对题目中的文字逐字逐句去理解,做到完全理解字面意思再列计算式子。当然,读文字题时,要重点对“和”“差”进行勾画,便于把握重点字词,准确理解题意。如果我们对文字题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么,在遇到应用题时 ,学生自然知道先读题了,也会对题中的重点字词也可以说是数学语言进行勾画,就能够准确理解应用题的字面意思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对低年级学生,教学文字题和应用题时,教师一定要有耐心,静下心来研究、钻研教材,争取把数学教材理解、吃透,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一套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经验。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题目中能够随机应变,练习各种各样的应用题题型,这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新课程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思考
(一)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创设教学情景
新课程教材把应用题编排到各个章节,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点的要求,相应的应用题穿插在各章节之中,能够更好的让教师和学生把握应用题知识点的切入点。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应用题都注重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题意,有助于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让学生能够理解到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泛研究,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随着现代教学条件的改善和计算机运用的普及,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融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手段,让学生对应用题有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找准有效的应用题突破点
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把低年级数学应用题中的关键字提取总结成“应用题,先读看,见了一共用加算。比多比少不用愁,减号写在题里头。”的歌诀,让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读应用题,并在题中找出“一共”、“比…多多少”、“比……少多少”的关键字词,然后可根据歌诀写出应用题解答算式,并解答出该应用题。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这一歌诀的运用学生颇受喜欢,并且行之有效。在遇到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多少的文字题或应用题时,还应补充一句歌诀“大数减去小数字”,把歌诀变为“应用题,先读看,见了一共用加算。比多比少不用愁,减号写在题里头,大数减去小数字”,这样,对于低年级数学中的文字题和应用题都可以套用这个歌诀帮助解答。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当注重方法的传授,不要在学生不会解题时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应该注重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让学生解题时有方法可遵循,不止盲目畏惧。
(三)重结果,更重过程
在新课程要求下,对课堂教学从原有的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及结果。结果是重要的,但是整个教学的过程也同样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重要,因为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很多课堂以外的品质,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我们应重结果,更重过程。把解题的过程由原有的固化思维模式转变为一个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注重团队协作,这些都有助于对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形成,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注意。
四、结束语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高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当“教书匠”,而要对教学进行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当然,教师在适应新课程的同时,需要对新课程进行合理的充分解读,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要片面局限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D].作者:刘锋 单位:辽宁省新民市实验小学
[2]杨秀娟.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6).
[3]吴华章.情感在情境中“升华”———浅论情境性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