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数学新课标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责任所在。由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致使很多学生认为数学都是单调乏味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个性特征是对外充满好奇心的,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去积极思考,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探索实践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往往能推动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大多还处于个性活泼好动的时期,对于外界的好奇心比较重,加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培养,有助于推动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广泛地涉猎更多相关的知识,对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是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不高,从而字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态度、习惯、意志力等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加上小学生的个性影响,导致数学学习的效率得不到提升。
对小学生数学兴趣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兴趣存在一定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兴趣没有动机或者只有动机没有兴趣,都不能将一门课程学好。同时意志力不够坚定,也不能对提高学习的效率。当前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不高,其智力因素的影响远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大。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方面,由于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数学的兴趣往往不高,比如学习态度不积极、求知欲不高、认为学习太难、不会做数学练习、对于各种数学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等,这些都会造成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很多懒散的习惯,对于各种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不能有效的掌握,久而久之对于数学的各种内容、方法等都感到十分陌生,最后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二,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很低,在学习过程中基本没有数学知识做铺垫,因此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最终害怕学习数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第三,当前一些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比较枯燥,使得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由于小学生的个性比较活泼好动,太沉闷的课堂氛围,反而不利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中学习,往往会降低他们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很多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使得很多小学生渐渐丧失了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利用数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首先让学生了解数学,从本质上喜欢数学,利用数学的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任何时候都要学生自己接受一件事物才有可能学好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奥秘,一位成功的数学教师需要学会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其实就在身边,从而萌发求知欲望。好奇是小学生的特质,也是诱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因为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问题才能有前进的动力,而有意义的问题常常因为其独特的魅力,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会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去探所问题的答案。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根据授课内容,巧妙地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也是如此,若是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方法授课,学生就会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渐渐滋生出不愿听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往往很薄弱,如果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学生往往也不明白教师讲授的东西,自然兴趣不高。因此,老师要学会改革,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不同年级的教材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符,与旧知识联系密切的教材内容,数学老师更要充分利用新颖的教法,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度大的教材内容。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置从简单到复杂的梯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引导学生发现找到解题规律,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各种知识结构基础,安排一些小的竞赛,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教师以此作为平时的表现给予一个成绩,对解答又快又准确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同时,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好胜心在有的时候是很有用的一种素质,培养学生学习上好胜心的同时不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因人而异进行习题练习
除了有目的的课堂讲授,课后的习题练习,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后的练习是夯实基础的重要步骤。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大多比较薄弱,因此更应该加强课后的联系,为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奠定基础。教师在拟出课后习题时应该符合教学大纲的整体,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习题,采用题组的方式将习题分一个梯度,从而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练习。尤其要注意的是绝不采取题海战术,要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尽量不要选取一些难度较大的比较怪的题目。由于学生的能力层次不一样,有的学习能力强,有的则偏弱一些,因此同一个班的学生,习题量以及习题难度应该设置不一样,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还可附加一些思考题,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基本题目即可,这样的设置能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良好的教育,能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一定的训练。小学生在做练习题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有的甚至会因此而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讲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防止学生形成自卑的心理。
(四)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小学生提高数学兴趣的关键,尤其是好的鼓励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亲近爱护他们,注意运用“表扬”这个方法来激励学生,做到多表扬,少批评。班级学生的层次不会统一,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坚决杜绝“你太笨”、“弱智”等忌语,采取多一点关怀、少一些威严的方法,努力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要多进行表扬和鼓励,也带动全班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产生共鸣,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感受到愉悦的学习氛围,从为学习而学习变为喜欢学习而学习。
三、结语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加强其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好数学,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兴趣,教师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进行合理的评价、加强学生练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等,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徐秀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和实践数学[J].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12)
[2] 李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2(17)
[3] 陈海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1(440)